发挥课标导向,优化教学设计
2024/1/5 10:35:05 阅读:96 发布者:
发挥课标导向,优化教学设计
井店镇第七小学 张雨欣
时代在进步,课标也在更新。为更好把握教学动向,进一步增强全校教师研读新课标、深挖教材的能力,更准确系统地掌握各学科教材的知识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2023年9月20日——25日,井店镇第七小学举行了语文、英语“学课标,用课标”活动,在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紧紧围绕课标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给了教师们相互学习的机会,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
本次活动中,我讲的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单元第4课《田家四季歌》,这篇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的农事活动,以简练的笔墨勾画了四幅田园风景图,带着赞美的情感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随文识字,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教学时我也尊重这一识字规律,通过读文与交流,顺势引出生字,鼓励学生多元化识字,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识字效果。以识字为切入口,再以读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朗读连为一体。教学“蝴蝶”这两个字时,我先出示图片,再让同学们联想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关于蝴蝶的句子,再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更好地记忆这两个字,最后再把这个词语放在课文中让学生读。
在分析字形时,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在教学“戴”这个字时,让学生用多重识字方法来学习,比如加一加,这个字比较复杂,把它拆分为十、戈、田、共,稍微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让学生联想之前学过的“栽”字,换掉左下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重视朗读,借助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传递汉语声韵之美,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所以在本科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了解田家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课堂上,我采用了集体诵读、男女生合作读、填空背诵读、创设情境读、重点词语强调读、拍手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农家人的辛劳,在读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在正确、连贯朗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熟读成诵。
在这节课堂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1.没有全方面照顾到所有学生。这点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识字时,指导得不够细致。2.在课堂评价方面,教学评价比较单一,评语针对性、灵活性不高。
在以后的教学路上,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探索,紧跟时代步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新课标落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育时代新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