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看名师课堂 促自我发展

2024/1/5 10:30:07  阅读:82 发布者:

看名师课堂  促自我发展

梁庄二小  袁雪营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我校语文组老师于1011日开展了“观看名师课堂”学习研讨活动。

观看名师课堂

观看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司马光》《灰雀》的名师课堂,老师观看视频并写听课记录。研讨会上各位老师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名师课堂的收获。

李林丽老师主要分享了《灰雀》这一课,李林丽老师说到:薛法根老师的这节课整体从五个方面来讲

一、聚焦对话,读出语气(发展形象思维)

二、围绕对话,理清顺序(发展概括思维)

三、依据对话,添补空白(发展推理思维)

四、还原对话,揣摩心理(发展想象思维)

五、比较对话,追问意图(发展深度思维)

我的整体感受是:

1、课堂设计清晰明了。整节课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教师教学脉络清晰大气,简约明了。话题开放,边界分明。

2、教学内容以小见大,不枝不蔓。整个教学环节紧紧扣住"对话",读出语气,理出顺序,填补空白,揣摩心理,追问意图。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让人觉得课堂紧凑而丰富。课堂的主要任务落实且深入。

3、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老师充分感知学情,借助支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学生的领悟真实而稚气,充满童心和童趣        

杨瑞芳老师主要分享了自己对《司马光》这一课,杨瑞芳老师说到:葛老师从复姓激趣入手,初探历史文化渊源,快速地拉进和孩子们的距离。在课堂上葛老师经常用鼓励的话衰奖孩子的回答,比如“你特别会观察”你太会学习了"等等。这样的处理方法值得我学习,让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更近,也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二是重点突出课堂结构紧凑。《司马光》一课主要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少年司马光遇事冷静机智的美好品质。在课堂上,葛老师创设情境,营造了小伙伴落水的紧张气氛,引导学生感受其他小朋友的“慌”和司马光的“不慌,葛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对照句子猜一猜意思,想象画面演一演情景。学生在说一说,演一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明白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一连串动作。三是指导读书,注重孩子读书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葛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孩子读书,从而帮助孩子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于振飞老师的分享:这次教研活动,我收获最大的是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灰雀》,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薛老师这节课没有过多的讲解,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诵,如自由读、老师引导着读,分角色朗读。使列宁和小男孩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不断地丰满起来,感受到读书真有趣,越读越有味。

司社平老师的分享:葛老师的《司马光》,以朴实的语言导学引思,以扎实的基本功引领示范。她从《姓氏歌》和《孔融让梨》等故事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上运用问题来驱动,引发深思。同时多种形式的读,在诵读中粗知课文大意。适当引导较难懂的词语,在理解基础上感受文言文短小精悍,在分享交流中体会人物形象品质。

袁雪莹老师的分享:葛艳青老师以读为主线,以诵读、创设情境演一演,体验文言文的特点。葛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字词。葛老师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薛法根老师语言幽默、课堂活泼有趣。薛老师指出读对话要用什么语气来读,有三个法宝:1.提示语2.标点符号3.语气词。根据法宝,对学生进行指导朗读,效果显著。

李悦老师的分享:葛艳青老师执教的《司马光》一课使她感触很大。首先,葛老师的随文识字教学环节特别形象,这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其次,课堂中拓展环节特别好,为了报答司马光的砸缸救命之恩,改名为“上官尚光”,并修建“感恩亭”。这一环节不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使课堂上升到了思政教育,让孩子们懂得要学会感恩。

刘晓洁老师的分享:薛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引领者的身份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课堂上能做到关注学生,适时调控,教学智慧丰富,值得我们学习。

李晓聪老师的分享:

在本课教学中,薛老师不仅让学生学习方法,更在课堂上学以致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从阅读理解到体验发现,再到迁移运用的整体推进和螺旋上升。纵观整节课,老师始终围绕"如何将事情写清楚”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教学,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了学生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薛老师的风格沉稳大气,课堂氛围幽默风趣,真是令人沉醉的一堂课。

常晓敬老师的分享:这两节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清晰,教学思路清晰流畅,教学内容丰富,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特别值得学习的是在朗读环节的指导、板书的设计和对字词的拓展训练。

桑利利老师的分享:通过这两节课,我学到了很多。葛老师的课堂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范读,引领,逐句练读,诵读记忆。通过反复诵读,学生以读促悟,在诵读中体验,感悟文言文的特点。葛老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演持石击瓮的动作,学生想象众皆弃去时都会说些什么,被救的孩子又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等。加深了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想象能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和发展。

靳倩倩老师的分享:葛艳青老师执教的《司马光》让我深有感触。她以姓氏歌和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故事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生兴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范读引领、逐句练读、借助插图等方式,反复诵读,学生以读促悟,在诵读中体验、感悟文言文。通过对照注释、组词换词、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由扶到放,引导学生用该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兴致勃勃,古文阅读的技能得到提升。通过学习,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人物形象也在学生的心中刻上了烙印。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定要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精神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