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课标应用落到实处
2024/1/5 9:19:53 阅读:78 发布者:
将新课标应用落到实处
——《繁星》教学反思
高堤乡第六小学 王艳静
这篇课文是巴金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巴金先生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对繁星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中的描述想象画面;教学难点是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体会作者三次观看繁星时的感受。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夯实基础,打好扎实的语文功底。字词学习是小学阶段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在本节课中,我设置了学生由会认字“昧、坠、怀”到词语“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怀抱”的认读与书写环节,设置了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纳凉、密密麻麻、静寂、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模糊”等词语的意思环节;还设置了让学生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替换掉句中标红的词的环节,如:“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字词学习任务明确,学生学得扎实。
2.读中悟境,读中悟情。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好文章的内容和内涵。《繁星》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而朗读是最直接也最能体现这种美的。因此教学时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通过反复的练习以及平时积累的基础,在课堂上我的范读比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有对繁星的喜爱之情,有对未来充满坚定乐观之情,有对故土的怀念之情,还有对人生理想的献身之情。有了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学生才能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基调。另外,我在范读时选择了一首配乐——《海边的星空》,这段钢琴曲曲调明朗,节奏舒缓,听觉上给人宁静宽广的感觉,一下子将气氛烘托起来,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去,一曲终了,效果极好。而后我引导他们深情地朗读了文章,带领他们走进了美的境界。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解决了生字词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完成了课文内容的梳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而后我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以比赛“看谁读得好”促使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对每一段文字的学习,学生找出了时间词、地点词,以及作者的活动,然后概括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接着小组再次合作学习,找出文章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互相交流其表达效果,从而去感悟《繁星》中的语言美、意境美。
三、不足之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回答问题考虑不全面、不具体,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多写片段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更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一个新奇的世界;并且我会更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发言。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积极地实践,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