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促学习,交流共成长
梁庄二小 张金金
为了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在2023年12月17日下午梁庄镇第二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围绕“《9加几》”开展了“观看名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观看名师课堂
首先以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为主题,在网上搜索名师课堂实录,老师利用课下时间观看视频并写听课记录。认为可以汲取的优点在老师研讨时进行分享,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老师的专业成长。
《9加几》研讨
主持人张金金老师观看了《9加几》这一课,感触很多,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视频中的瞿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校运动会的情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数学,使数学生活化。
2.《9加几》中的瞿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数字王国,带着学生走进生活中的10。在新知探究时,瞿老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进行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生通过动手平移圆片,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其他老师补充:
1.李少老师
瞿老师在教学9加几时采用小组合作、鼓励引导学生多种算法,如9﹢5可以数一数;可以画一画;还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用9先加1再加4可以(凑十法)。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方法的多样化,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瞿老师的课堂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计算本身,也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只要学生愿意互相交流,瞿老师就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交流结束时,同桌之间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互说,充分尊重了学生,课堂实效高。
2.潘晓玲老师
瞿老师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肯定学生的解决方法,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瞿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学习。
3.张添添老师
本节课瞿老师通过复习学习过的数字,联系生活实际,从身体上找到数字10,数字大比拼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出铺垫,同时也注重强调学生课堂的学习习惯。老师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提供学具,利用教具让学生上讲台动手操作,怎样算出9+4=1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接着数的方法,发现凑十法比较简便,在交流中理解算理算法。当堂练习具有层次性,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发现9加几的运算规律,用儿歌形式总结凑十法。
4.谢晶老师
瞿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方法。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张永佳老师
听了瞿小丹老师讲了《9加几》这一课,收益很多,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去学习。
1.瞿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2.在讲授新课时,教学方法趣味性比较强,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3.瞿老师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6.马佳佳老师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瞿老师能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过程。瞿老师创设熟悉运动会的场景,通过让学生观察运动会场景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编排不仅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培养了孩子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凑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瞿老师从合作探究开始,用小圆点代替牛奶摆一摆,移一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性。然后播放视频,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凑十”动态演示的过程。借助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凑十的算理,使原本很棘手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7.王晓丽老师
本节课思路清晰 数学语言简练,很具有感染力,体现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瞿老师充分利用课件展示,让学生从直观上明确如何“凑十”,9加几的加法,学生想到的方法许多,教师都能有重点的给与指导,尤其是对于凑十法教师讲解的更加仔细,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圈一圈、数一数、算一算等,重点渗透了算理的理解,学生学的认真 教学效果良好。
8.袁运涛老师
听了瞿老师汫的《9加几》-课以后,收获良多,瞿老师通过趣味活动,播放视频,分组竞答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知识点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悄然渗透,同时也注意到了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努力向瞿老师学习!
9.李高峰老师
听了《9加几》-课以后,我的收获如下:
1.转化思维,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
2.身体语言表达出的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的思想;
3.小组对抗,激发学生兴趣;
4.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体现生活中的数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收纳习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不仅是教师的发展之路,也会让教师的职业生命绽放新的魅力与活力。接下来,数学组将继续群策群力,团结协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认真完成教研组常规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同心协契,共谋数学教学新发展。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