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校本教研】落实新课标 共研共思考——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开展落实新课标聚焦“统计与概率”主题学习活动(第四期)

2024/1/4 16:36:22  阅读:99 发布者:

落实新课标

共研共思考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逐渐深化和改革,其中“统计与概率”大单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践行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1110日,滨州市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大单元教学观摩暨基地学校教研第四期展示活动如期举行。本次展示单元为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单元整体教学展示,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数学组教师参与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全程参与研讨,认真听课,详细记录。

第一节课是由博兴县第四中学的郝旭芳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本节课通过解决生活问题“四年级学生套圈水平”展开调查,引导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与表达数据的完整统计过程,课上不仅让学生体会了平均数的特征、能计算平均数,还感悟到平均数能刻画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郝教师充分挖掘“平均数”内容的丰富内涵,构建有深度的课堂,让平均数的意义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节课由博兴县第四小学的张翠花老师执教《分段统计图》一课。本节课依然从解决生活问题“两个小组的立定跳远情况”入手,引导孩子经历了由逐个统计到分段统计的整理数据的全过程,对分段统计的必要性有深刻理解。孩子们从想不到-想到-有序-全面准确统计,为了方便比较两个组的得分情况,又引出复式分段统计表,一切都是那样的水到渠成。课中张老师把分析、整理数据的过程交给学生,适时进行引导、点拨。体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博兴县第四中学的晋克超老师针对“平均数”一单元进行了题为《凸显统计意义.指向数据意识》的单元解读。通过数据意识解读、单元大概念提取、教学设计解读、单元教学思考四个部分的解读,我们对两节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大单元教学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大概念”统领,是组织大单元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科实践”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表现性评价,是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新教学的重要评价方式。

最后,滨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谷翠翠盘点了这次活动的收获,高度评价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并分享了两节课的亮点与自己的一些思考。让我们对统计与概率这个大单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理论到课题,深入浅出的解释了“统计与概率”大单元的内涵。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将零散的数学知识整合,设计成有序的“知识块”,引导学生触摸数学知识的“内核”,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实现数学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转自:“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