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之处,悟慈母深情——广元市实验小学2023秋“核心素养在课堂”教研活动之赵馨老师风采
2024/1/4 10:08:05 阅读:91 发布者:
于细微之处
悟慈母深情
广元市实验小学
2023秋“核心素养在课堂”教研活动
之赵馨老师风采
秋之美,在于丰收与灿烂;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2023年9月25日广元市实验小学“核心素养在课堂”语文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承担本次执教任务的是五年级组的赵馨老师,她带领五三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梁晓声的经典美文《慈母情深》,感悟了浓浓的慈母情。
01
精打细磨,尽显集体智慧
《慈母情深》一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但故事发生的年代离现在较远,文中提到的“一元五角”和现在的差距很大。另外五年级孩子虽然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往往忽略对生活场景和细节的关注,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人物的情感。为此,磨课团队老师立足课标,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来设计任务群,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使学生在语言、知识、情感、修养等方面获得多层次的发展。
02
入情入景,感悟母子深情
任务一:回忆场景,入情境。课堂以孩子们深情吟诵《游子吟》拉开序幕,接着用“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主要有几个场景?”两个问题,让孩子们快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任务二:聚焦场景 ,悟深情。赵老师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场景、细节的描写,用抓关键词谈感受和多种方式的读,感悟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母亲的不易。又用不断追问、对比朗读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慈母深情,从而落实语文要素。
任务三:拓展延伸,话恩情 。作者拿到了钱,可以买梦寐以求的书了,本应该是欢欣愉悦的,文章却写道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赵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让孩子们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感受”,最后通过看《朗读者》中作者谈母亲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势推荐好书《母亲》,使本堂课得到拓展延伸。
03
你评我说,促进共同提升
磨课团队成员杨晓琼老师重点从“任务群的研判、课堂生成的细节与预设以及引发的思考”分享了一次次磨课的经历和她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她认为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
王凤老师代表二年级组从“学生表现及学业质量”角度评论了这堂课,她认为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专注力很好,学生表达时声音洪亮、有序、充满热情。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感受了语言的美,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感情。
李维老师代表四年级组从“教学设计与教师行为”角度谈观课感受。她认为赵老师的课紧扣语文要素、单元主题以及课后练习,凸显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用训练的设计,在阅读的基础上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语文学科组长向麒蓉老师用“有目标、有真情、有意义”三个关键词,充分肯定了赵老师的课堂效果,又在“学生发散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两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主管教学的蔡敏副校长以“感谢、感恩”为中心词,欢迎新老师的到来,同时也希望老师们继续坚守初心,深耕课堂,扎扎实实教语文。
教无涯,研不止。善总结者得其智,善分析者得其谋。让我们在教研路上,携手并进,协力聚能,共谱新乐章。
转自:“广元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