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对教材的使用和驾驭能力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信任程度都会直接影响英语教学效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等课程理念。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以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主题引领等方面的核心概念,重新审视教材内容、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建构小学英语优质课堂。
一
融情:解析并释放教材的情感特质
情感是影响学习的相关因素,课标重视情感对于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从“有助于学生调控学习情绪,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情感管理策略。随着近年来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语言与情感的相互建构关系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情感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主观体验,而语言又可看作描述客观事物的工具,这就决定语言必然要对情感产生相应的作用。语言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既如此,只有情感先于语言存在,才可能用语言对其进行表达。因此,先于语言而存在的情感必然对语言产生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情感在语言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可以从“影响学习的相关因素”和“语言表达的必然属性”两个维度去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对语篇的解读,发现并把握情感特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释放,营造具有浓郁情感特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语言的情感属性,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1.教材情感内涵的理性解读
表达情感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通过对教材的研读,理解它所具有的情感内涵,准确地定位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教材的情感内涵,可以从人物情态、文本情趣和话题情缘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教师要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各语篇及相关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教师对于教材人物的解读与把握,是形成单元育人蓝图的切入点,也是理解三者情感内涵的主线。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以下简称PEP)教材为例,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共八册教材46个单元的话题,在课标二级规定的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等话题范围内,大多数指向人物情况。
各个单元中的语篇,紧扣单元主题,围绕教材人物的学习、生活展开,讨论年龄、外貌、喜好、职业、性格特点等关于人物的内容。人物形象的立体感与真实感建立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之上。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发挥,建立起学生与教材人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例如教学PEP四上Unit 3 My friends B Let’s learn时,主情景图上只出现了Amy的brown shoes,教师就可以结合其他单元内人物形象中鞋子的颜色,“Mike’s shoes are green. John has blue shoes.”,让学生自主发现并进行更为丰富的真实语言表达。
2.课堂情感氛围的感性营造
教师要注意增强学生对交际对象情感距离的感知。良好的小学英语课堂情感氛围,应该是和谐融洽的,这是培养学生语用意识和积极主动参与交际的必要和必备条件。在理性的解读中,教师有了对教材情感内涵的准确把握,自然也会体现到教学设计和具体的课堂实施中。
真情实感的教学引导,是营造良好小学英语课堂情感氛围的关键,所采取的方式也应根据学生小学中段和高段的心智发展阶段有所别区。小学中低段,适合采用唱一唱、演一演、说一说等方式来营造温情课堂,Let’s do、Let’s sing、Let’s chant等语言活动可以在操练语言的同时有效激活课堂情感氛围;到了小学高段,适合采用更具思维含量的形式与内容来开展,围绕主题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与喜好,观看相关的
、视频等进行讨论,或者结合热点或学生所熟悉的主题进行适当的评论等。例如教学PEP五(下)Unit 1 My day B Read and write时,可以聊一聊电影Robinson Crusoe引发学生对荒岛生存的情感共鸣,更能理解语篇中Robinson写信描述自己平常一天时的孤独感;教学PEP六(下)Unit 2 Last weekend B Read and write时聊一聊自己的一次住酒店或餐厅就餐经历,更能感同身受地认知Wu Binbin对于这次糟糕住店经历所写的Comments。
二
造景:创设并增强课堂的情景体验
众多研究表明: 当想要充分体验交际中的情感时,双语者倾向于使用母语;而当想与交际话题保持情感距离时,双语者则倾向于使用二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于交际话题的情感体验,是二语教学中情感与语言双向互促的路径探索。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紧扣话题的交际场景,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景体验感,能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热情,在主题语境中激活学生自主参与语言交际。
1.语言交际场景的整体设计
课标强调要“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教学活动,避免支离破破碎或过于复杂。整体性,是交际场景设计的关键。整体设计的语言交际场景,能增强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感,弥补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交际场景缺失的不足。例如教学PEP五(下)Unit 5 Whose dog is it? B Let’s talk,可以将Warming up到Production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以Pets为总主题,Cute Pets-Teacher’s Dog-Chen Jie’s Fido-Their Pets(单元主场景图)-Our Pets,全部活动围绕Pets主题展开,最终板书也生成为一只宠物狗的形象(见图1),将语言学习实践融入了讨论Pets的整个过程中。
图1:PEP五下Unit 5 Whose dog is it? B Let’s talk板书生成及情景示意图
再如教学PEP六(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B Read and write,创设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的整体语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6个教学环节11项课堂活动全部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在阅读前与学生讨论本地孩子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在阅读中了解四个地方学生的上学交通方式及原因,在阅读后运用语言表达更多学生去上学的交通方式并想象2050年的上学交通方式,学生激活旧知、理解语篇内容、尝试运用表达的整个过程都在围绕主题进行(见图2)。
图2:PEP六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B Read and write教学流程图
2.时空真实感受的细节优化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索主题意义的情境和空间,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在围绕主题整体设计交际场景的同时,还需要特别关注模拟时空的细节优化。学生的情景体验感往往会在一些不够真实的细节处理中减弱,例如一张拼凑或缩放得失真的
,为了解释某个新授词汇而跳出主情景的操作,或者与真实交际或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不相符的对话交流。
细节优化指的是声音、图像、视频等用于模拟交际场景的资源选择以及对资源的技术化处理,以增强小学英语课堂上所创设语言交际场景的体验感。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以恰当地运用课件的一些特效来增强时空的真实体验感。例如教学绘本故事Not A Box,基于绘本阅读课型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的不同切换效果来体现时空场景的转换。如为了体现绘本故事的翻页效果,可以采用幻灯片切换的“页面卷曲”效果;随着故事情节发展最后小兔子想象空间不断发散飞向天空时,可以采用“涡流”效果;当故事学习之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一个回顾时可以采用“涟漪”效果。
细节优化也包括教师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尽量紧扣语言交际场景,营造更符合真实交际的教学场景。如教学上教版《英语·牛津上海版》三年级第二学期Module 3 Things Around Us Unit 1 Shapes Look and learn,将词汇的音、义、形教学整合在了一个页面的课件之中,不同Shapes的呈现放在具体的事物之中,新授单词拼读时音节的迁移也设计在页面中事物边上的单词中,就连课堂上要播放的两个动画,以及课件的Homework,都隐藏在主情景图中,实现了一页课件展示一个完整的交际场景,以及课堂教学的整体化设计(见图3)。
图3:牛津上海版三下Module 3 Things Around Us Unit 1 Shapes Look and learn课件图
三
入境:激活并拓展语言的情境应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感官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意义,通过感知、模仿、观察、思考、交流和展示等活动,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多感观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在真实情境应用中不断拓宽视野、激活思维。
1.文化交流意识的持续激发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知识的学习不限于了解和记忆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语言与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意识。在主题意义的统领下,以文化为支点,通过教学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进入文化之境。
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语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沉浸、感悟、体验和比较文化异同的过程中开展语言实践。例如PEP六上Unit 6 How do you feel? A Let’s talk,从语篇的表面上看“让六年级的学生讨论一部众所周知的动画片既不真实又很无趣”,教师就需要结合人物的文化背景,解读到“来自美国的姐弟俩边看一部中国动画片边讨论情节”的温情画面。课堂教学中从他们的家庭以及人物性格入手,再结合单元主情景图弟弟Sam和姐姐Sarah一起看电视时Sam一个人吃光了爆米花的情境开展教学,使学生感悟语篇所传递的浓浓亲情,激发关于Feelings主题的语言表达。
英语课程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也包括母语文化。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古诗词的英译版本、中华传统故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化作品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教学。如PEP六下Unit 4 Then and now一般过去时的综合复习课,可以选择学生所熟知的李白古诗《赠汪伦》的许渊冲英译版来进行教学。基于诗歌营造深厚的文化氛围,围绕1000多年前李白的一次旅行经历,“Where did he go? How did he go there? What did he do there? Why did he go there?”,设疑、解惑、评论、写话,学生的英语课堂也可以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见图4)。
图4:PEP六下Unit 4 Then and now一般过去时综合复习课教学流程图
2.思维表达空间的适时留白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建构和内化新知,发展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
拆解、语篇结构化呈现、提供思维支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思维之境。
教材配图的拆解应用,可以留给学生思维表达的空间。例如PEP六(上)Unit 5 What does he do? B Let’s talk,在Free talk环节开展对话“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之后,将语篇配的情景图(见图5)拆解开来导入语篇内容,第一步先只呈现Mike和Xiao Yu两个人物在对话的场景,然后加上语言气泡让学生自主想象并对话,学生会顺延上一环节的思维去猜测两人在对话理想职业“I want to be a policeman/...”,第二步呈现人行横道后再让学生想象并对话“I want to go home/...”,导入“Mike and Xiao Yu are going home now.”的语篇预设情境。再如PEP四(上)Unit 3 My friends B Let’s learn的教学,将学生所熟悉的教材人物Wu Binbin拆解之后逐步呈现(图6),让学生边回忆边描述“He has short black hair. His eyes are big....”,学生就会发现每天看见的教材人物图,还有这么多的细节信息是没有关注到的,这就为学生的真实语言输出提供了思维支撑。
图5:PEP六上Unit 5 B Let’s talk配图 图6:PEP四上Unit 3 B Let’s learn
语篇内容的结构化呈现,也能激活学生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的活跃度。如PEP六(上)Unit 4 I have a pen pal B Read and write的教学,语篇内容是NOTICE BOARD上四个招募成员的社团广告,每个广告包含标题、正文、联系方式三项基本信息。
基于整体呈现的教学原则,在While-reading环节,教师的第一步可以先呈现四个广告发布人的姓名,采取模糊化正文和联系方式只呈现四个社团广告的标题(见图7)“Shall we dance? Goal!Goal!Goal! Let’s read together! Science Club, YOUR club!”,让学生读标题然后推测他们的爱好;第二步以其中一个学生所心仪的广告为例,理解社团广告所包括的时间、地点、社团活动内容等基本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通过阅读理解其他三个广告内容,抓取关键信息;第三步通过对比,推测一些未在广告文本中出现的信息内容。这样的结构化整体教学,能使学生在思维积极参与的前提下举一反三,使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也使思维成为促进语言发展的助推器。对于教材中设计的思维含量不够的练习内容,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改编,例如这一教学内容所附的练习,形式上是书写一个社团广告,但实质是填写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教学的目标将活动调整为社团广告的设计与书写(见图8)。
图7:PEP六(上)Unit 4 B Read and write教材内容 图8:PEP六(上)Unit 4 B Read and write练习改编
富有思维启发性的语言支架设计,也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载体。例如PEP三(下)Unit 6 How many? A Let’s talk在语言迁移运用环节,教师可以模仿教材配图设计两人指着天空的场景,同时将学生的词汇储备呈现在大场景中,能激活学生旧知并打开想象空间(见图9)。再如PEP六(上)Unit 4 I have a pen pal B Read and write,通过词云的方式呈现各种兴趣爱好,能为学生的真实语言输出提供必要的思维支架(见图10)。
图9:PEP三(下)Unit 6A Let’s talk 图10:PEP六(上)Unit 4 B Read and write
小学英语优质课堂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除了教师之外,也涉及到学生、课程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融情、造景、入境三个方面去思考小学英语教学的优质建构,是在课程标准导向下,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索。
来源 | 小学教学设计 本文刊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2年第7期
作者丨陈贤德,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丰子恺学校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嘉兴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浙江省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案例50余篇,承担全国、省、市级公开课100余节。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