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鲁子问 ,作者鲁子问
阅读是英语教育实践的基础性活动,也是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近年来,在语文学科的引领示范下,群文阅读在英语教育实践中逐渐广泛运用。笔者实践发现,六种形式的群文阅读可以提高英语群文阅读的成效。
群文阅读具有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学理依据,所以群文阅读可以从不同学科视角界定其内涵。从教育视角而言,群文阅读是指选择多篇(3篇及以上)具有相同阅读特性(随后说明)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以发展学生基于文章阅读特性的相关素养。
群文阅读并不是新事物,自古就已存在,从对《诗经》的分类学习,到《艺文类聚》等各种类编,都是群文特性,语文教材的单元也是群文特性。
群文阅读在当下具有新的价值,尤其对于教材课文过短的英语学科,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通过一组文本的集中阅读,达成阅读目标。
笔者在英语阅读教育实践中发现,以下六种形式有助于提高群文阅读活动的成效。
一
指向主题意义的群文阅读
这一群文阅读形式分为两类:探究建构主题意义的阅读、发展主题意义探究能力的阅读,后一类也可归入发展阅读能力的群文阅读形式。
引导学生基于阅读探究主题意义,建构积极价值,是阅读教育的根本目的,群文阅读亦然,而且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通过在一组文本中探究发现同一主题,而促进学生对同一主题的理解、认同与建构。
探究主题意义的群文阅读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主题意义探究、凝炼能力,尤其是对于同一主题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呈现方式的探究,甚至对相同形式的文本呈现不同主题的探究,皆可显著发展学生的主题意义探究能力。
对于探究主题意义的群文阅读,要求选文者遴选相同主题意义的阅读文本。这需要教师首先准确把握文章主题意义,根据预设的通过群文阅读实现的主题意义探究目标(探究发现建构某一主题意义,或发展在不同形式的文本中探究同一主题意义的 能力,或发展在相同形式文本中探究不同主题意义的能力),精选呈现相同主题的文本,或呈现相同主题的不同形式的文本,或形式相同而呈现的主题不同的文本,然后设计促进群文阅读目标达成的活动,开展群文阅读。
二
发展语言内容图式的群文阅读
合理分级的阅读文本内容都基于一定语言水平编写,适合发展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言能力。阅读学习本身需要建构语言内容图式。因此,开展基于语言内容图式的群文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同一级别文本,基本都是基于相同语言图式编写的,同一级别文本的群文阅读,只要抓住语言内容图式特征,就有助于促进学生建构语言内容图式。
三
发展文化内容图式的群文阅读
英语教育本质上是文化教育。文化内容图式是合理分级的英语阅读文本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当代文化现象的内容图式。相同专题的阅读文本,呈现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容图式,如节庆专题文本呈现节庆文化内容图式。相同专题阅读文本的群文阅读,非常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文化内容图式。
这一群文阅读形式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图式与相应文本,然后精选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内容图式(不是文化内容,而是文化内容的图式)的文本,促进学生建构文化内容图式。
四
发展文本结构图式的群文阅读
合理分级的英语阅读文本,具有显著的文本结构图式,如非常典型地展现出新闻报道的各种基本结构图式,如人物新闻报道、事件新闻报道、会议新闻报道、地区新闻报道、文化新闻报道、体育新闻报道等,则非常适合发展新闻报道文章的结构图式。
教师应先分析文本结构,选择文本结构图式相同或相似的文本,引导学生阅读结构图式相同或相似的群文,促进学生建构结构图式。
五
发展阅读能力的群文阅读
阅读需要相关的能力,尤其是阅读学习,本身就包含了以从阅读技能训练到阅读策略运用等系统要求。
阅读能力可以随机发展,但阅读学习的能力发展,更有效的方式是集约化发展,也就是用五六篇文章同时且共同发展同一种技能或策略,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之后尽快巩固强化,从而促进内化。
群文阅读可以按照这一要求,按照阅读能力发展规律或可能,精选具有相同或相近阅读能力发展可能的文本,系统化进行设计,从主题探究(笔者在此前群文阅读形式1中已说明)到生词理解等。
六
发展读写能力的群文阅读
读与写的有机整合,既是真实的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形态,也是新课程强调的整合学习的一种,更是新高考的要求。
这一形式要求教师精选具有续写(故事可以扩展)、概述(内容广泛分述)可能的阅读文本,设计合理的读写整合活动,通过群文阅读,系统设计读写能力的整合发展,既可以是故事性语篇的阅读与写作,也可以是人物与地点描述的阅读与写作,还可以是原有长文的续写比对训练,以及文学名著阅读的前后关联对比分析发展读写能力。
笔者实践发现,以上六种形式的群文阅读形式均有显著教学成效,教师应基于学生发展需要而选择所需形式开展群文阅读实践。
英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笔者实践发现,英语群文阅读可参照以下步骤和形式进行教学设计。
1. 系统分析文章,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确定群文阅读形式,设定目标,寻找发现最适合的群文阅读语篇。
2.分析群文阅读内容的主题意义,把握其立德树人的可能,建立与课文的可关联项,同时确定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发展可能,通过分析或调查,确定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最近发展区,尤其是心之所在、心之所系、心之所向,设计学习目标与评价活动。
3.基于群文阅读类型,基于学生与群文特性,选择设计阅读过程(认知推动过程?任务推动过程?兴趣推动过程?…)。
4. 设计阅读环节与活动,如内容要素、体裁特征。
5. 设计评价反馈活动等。
英语群文阅读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更多更深探索,希望笔者的实践探索有助于英语群文阅读的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师发展大会
小学场预告
/ 鲁子问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即将于2023年10月19日-2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师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明师“英阅荟”全国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训会(初中场)中,鲁子问教授将为大家带来一场主题为【教学评一致性视角的有效教学建议】的前沿报告,并将参与圆桌论坛环节,让我们一起期待邱教授的精彩讲演吧~
来源 | 鲁子问.2023.教育智汇(3)[M].第78-83页.香港:香港数字出版公司.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