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风采】携手同行助成长,共研共学共提升——记小学语文罗云燕教研工作室到叶塘、下堡开展“送教送培·同课异构”活动
2023/12/26 15:21:43 阅读:255 发布者:
携手同行助成长,共研共学共提升
——记小学语文罗云燕教研工作室到叶塘、下堡开展“送教送培·同课异构”活动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为进一步发挥兴宁市小学教研基地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我市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对乡镇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在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股带领下,兴宁市小学语文罗云燕教研工作室走进叶塘中心小学和下堡中心小学,开展“送教送培·同课异构”活动。活动通过同课异构、专题讲座、阅读分享、评课议课与老师们共赴一场美的相遇。
叶塘中心小学送教送培活动剪影
下堡中心小学送教送培活动剪影
同课异构亮风采 采撷智慧再出发
活动一 同课异构
9月26日,叶塘中心小学邹碧兰老师和工作室成员柯苑玲老师分别执教五年级语文《搭石》这一课。同样的内容,别样的精彩,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情境,塑造出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叶塘中心小学邹碧兰老师授课中
工作室成员柯苑玲老师授课中
9月27日下堡中心小学蔡丽莉老师、工作室成员陈文香老师授同一课题: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虽然两位老师的教法不同,但异曲同工——都是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单元要素;都是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都是在创设情境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都是一堂优秀的围绕新课标展开的示范课。
工作室成员陈文香老师授课中
文香老师首先从叶圣陶先生的话导入,将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为主线,让学生有效进行素养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指向本单元的观察习作,整节课以评价单贯穿始终,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任务落实,结合情境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与表达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总结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进行拓展迁移。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落实了单元要素,突破了本课体会课文准确生动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观察的教学重点。
下堡中心小学蔡丽莉老师授课中
蔡丽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设置准确,教学环节层层相扣,通过导入、品词、扮演、总结收获环节,让学生品析课文准确生动地表达,感受到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整节课思路清晰,学生的朗读声声入耳,在课堂上神采奕奕,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
活动二 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罗云燕教研工作室成员何特男老师作了专题讲座。何老师从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方案内容四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何老师提出,语文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这一“中心”。学科素养的关键是由“知识理解”向“知识迁移”,再向“知识创新”提升。课程核心素养在2022版课标当中这样表述:“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课程课程核心素养呢,它体现三个维度,就是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当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活动三 推阅行动
小学语文罗云燕教研工作室成员周益中、谢晶妮老师给我们带来阅读分享。
活动四 评课交流
各科组在教学评议交流环节时,先由两位执教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呈现以及教学反思等进行总结。在场的老师积极交流,各抒己见,说亮点、聊不足、提建议,以评促教,以研提效,评课议课活动处处激荡着智慧碰撞的火花。罗云燕老师在评课中表示,要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要站在课程观的角度审视单元教学,通过任务驱动,结合情境,让每个环节都能指向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思维的进阶,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得以真正提升。学科工作室主持人罗云燕老师结合教师发展中心正在进行的评选兴宁市先进备课组、教研组这一项工作,和大家分享了工作室集体备课,磨课的经验,给各学校要如何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她指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在开展公开课教研活动,要做到“三个研读”: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学生;同时做到“三个定位”:目标定位、活动定位、素养定位。
送培送教传真情,智慧之花香满园。每一次研修都是一场修行、一次成长、一份收获,更是教育工作者心灵上的一次智慧的碰撞。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名教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将优质的教学活动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下沉乡镇学校,促进了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室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多内容地发挥辐射引领效能,带着对教育的执着和初心,回归教育本真,沿着教育研究之路,踏出一路芬芳。
转自:“兴宁市小学语文罗云燕教研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