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记2023年国本学校分片教研活动
2023/12/26 15:12:33 阅读:125 发布者:
“教”学路漫漫
“研”途皆风景
为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讨课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校本教研成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10月16日上午,兴宁市国本学校举办了初中学段第7组的分片教研活动。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教研股刘澈股长,英语、数学、生物等相关教研工作室主持人,分片教研活动第7组的各学校带队领导和教师代表们,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1
兴宁市国本学校李煌校长致欢迎词
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其次对听课老师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听课,课后每一位老师写一份评课记录表和进行评课,给上课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提升上课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
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刘澈股长发言
1、肯定了国本学校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成果。
2、提出在新一轮课改中,老师教学要常教常新,充满活力,同时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3、希望大家听好课,敢评课,分享课。珍惜教研机会,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结合实际多思考;认真评课,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要把宝贵经验传达到各自的学校、科组,互相促进与提高,使教研活动取得实效。
3
教师示范,精彩纷呈
兴宁市国本学校的饶玉玲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八年级生物《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她课前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上主要通过学生们合作探究,采用设置问题--探疑讨论—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把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动眼观察染色体、DNA、基因的结构示意图掌握基本概念,动脑思考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动手画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思维导图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层次关系,通过飞机的设计图和主要构件,引出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既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们的生物科核心素养。板书设计新颖:直接采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确各概念之间的关联。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4
评课研讨,善学善思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示范课后,首先由饶玉玲老师介绍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然后参会老师们对饶老师所授的课进行研讨点评并提出建议,最后由教研工作室主持人陈玉玲老师点评总结:饶玉玲老师通过设置问题探疑、观察结构示意图、学生自主研讨、画出思维导图、展示飞机的设计图和主要构件等,引领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认同基因组成与环境共同决定性状的观点,有效突破重难点,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提升了学生们的生物科核心素养。这是一节高质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收获满满。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而知困”,我们要立足课堂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带着困惑去思考,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过程。通过听课观摩、研讨交流,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转自:“兴宁市初中生物教研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