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思,行之有向——宜兴市化学学科青年教师集中研修活动
2023/12/26 14:40:35 阅读:84 发布者:
冬日暖阳,时光清浅,为了进一步解读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开展大概念统领的单元教学研究和项目化学习设计,更好地提升我市中学化学学科青年教师学科素养,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于2023年 11 月 24 日-25 日联合无锡市汪定用名师工作室在宜兴市行知实验学校举行40岁以下化学学科青年教师集中研修活动。
1
观摩展示课
24日下午第一节,宜兴市行知实验学校的薛昊老师以项目化学习开设了项目化学习展示课《金刚石、石墨、C60》。老师们认为薛老师灵活开放的课堂氛围,层层递进的设问形式,形象直观的探究实验,让教与学形成了合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4日下午第二节课,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实验学校的张波老师开设了一堂基于大概念的主题单元复习课《化学方程式》。
张波老师巧妙地设计,让课堂教学任务前后呼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探得新知。整堂课,通过学生的自己的讨论,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该课题的重难点,教学的有效性强。
2
主题议课
主题评课环节中,宜兴市化学青年教师与工作室学员们围绕大概念统领的单元教学研究和项目化学习设计,分组展开讨论,小组讨论热烈气氛浓厚。最后由各小组的代表对两节课中的各个环节表达了各组的观点。
朱佳音(宜兴市湖㳇实验学校)认为:薛昊老师的课充满了趣味性,利用有趣的探究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石墨的物理性质,电解水的创新实验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水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又验证了石墨的导电性;课件制作精美,有趣的图片,丰富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拓宽了知识;教学语言风趣幽默;薛老师以碳元素为主线,依据碳元素组成单质来开展课堂教学,基于大概念视角打破课本的知识结构并进行重组。
张波老师的课实战型强,张老师创设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的真实情境,以二氧化碳的转化为主线,不仅复习了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化学核心知识,更是带领学生体验了科学家研究物质、研究化学变化、研究物质转化的一般思路,精妙的微型实验更是让学生从定性探究走向定量探究。
周春和(宜兴外国语学校)认为:两节课精彩纷呈,各美其美,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和新课改精神。薛老师开设的《碳的单质》充分挖掘课本实验和创新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感知物质的有关性质,在此基础上推知物质的用途;通过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模型,把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学生从而可以推知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薛老师的课,贯彻了从感知到推知再到深知,不再是告知的传统的授课方式。
张波老师开设的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站位很高,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整合真实背景材料,把第五单元知识点融为一体,不在是知识点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现有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维的不断进阶,同时也达到不断深化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耿雁冰(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认为:薛昊老师的课,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趣味、实验、素养。这三个词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彼此关联。从趣味来说,薛老师多角度进行了激趣,比如关于本课题的最新科普资讯,每一环节的活动,视频的展示等,从课堂的表现来看,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实验来说,本节课设置了多个实验,比如导电性的、划玻璃的、感受石墨粉的滑腻感等,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真正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而无论是趣味还是实验,最终都指向了人的实现,指向了素养的发展。纵观整个课堂,学生的互相协作,交流,对科普阅读所表达出来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等都表明,薛老师都在做一件事并且做的很好,那就是学科育人。
张老师的课,思维强度较大,比较好地体现了“新教学”的几个特征即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设计,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体现思维能力的教学评价。从二氧化碳变酒精这一科技新闻出发,闻酒精,写方程式,发现酒精的化学式不知道。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发现只能确定碳元素氢元素,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石灰水的方程式。氧元素需要计算,计算出化学式之后,写二氧化碳变为酒精的方程式,猜测参加反应的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啥?写完然后进入计算环节,方程式计算,再到最后的社会价值的升华,整体从环节上丝丝入扣。
3
说课展示
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耿雁冰校长将化学史融入课堂是一个有效拓宽学生视野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方法。以《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以质量守恒定律发现过程设计了教学过程,通过启发提问一探究讨论一实验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站在科学家的角度思考问题,揭示科学家探究过程的思维和方法,经历从定性思维到定量思维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论文写作经验分享
25号上午工作室成员分享了各自论文写作的经验,同伴们在聆听之后,纷纷提出自己的理解、看法和建议,最后宜兴市化学研训员马娟娟老师和工作室导师汪定用教授对教师们在论文写作方面有困惑的老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为我们答疑解惑,使我们接下来有了努力的方向,让每位到会老师开拓了视野,打开了格局。
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汲取营养,在活动中改进教法。正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化学同仁合力共商,共同研究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才能在双减政策下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成效。
转自:“宜兴市中学化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