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 发展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3/12/26 11:45:13 阅读:124 发布者:
聚焦单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 发展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和项目式学习案例评审研讨活动回顾
在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数学学科教研基地(广州市)主持人伍晓焰老师的带领下,《初中数学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广州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单元教学的有关研究,组织了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例课研讨活动,以及相关教学设计的评审研讨会。
2023年10月21日,广州团队组织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评审研讨活动,共同审核、研讨单元教学课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活动开始,李平老师结合“根与系数关系”教学设计案例,从课标要求变化、教材内容处理、学情诊断分析、教学设计立意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根与系数关系”这节课在情境引入、观察归纳、推理论证、延伸拓展等教学环节中的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教学建议。李平老师指出这节课需要关注学生以下三种思维品质的培养:互逆思维(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根公式)、拓展思维(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n次方程)、发散思维(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郭旭彬老师从章节起始课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出发,结合具体教学环节的内容分析如何在章节起始课的课时设计中体现单元教学“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理念。郭旭彬老师指出,课堂小结应避免出现“应付式”的课堂小结,例如“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以及出现脱离具体教学活动来罗列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况。从内容上来看,好的课堂小结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回顾性的内容,二是反思性内容。
陈晓妹老师从梳理初中阶段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入手,剖析了代数模块各章节内容在应用题教学上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了现阶段应用题在教和学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陈晓妹老师深入地阐述了“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材内容的设计意图和教学价值,并结合教材中三个探究问题,从“完善建模思路”“突出模型应用”“巩固模型思想”的角度分析了应用题教学中“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路径,指出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体会和概括方程建模思想,避免将内容按类型割裂分开。
上述三个教学设计案例的分享之后,在伍晓焰老师的指导下,谢福耿老师、黄丽君老师和三位分享案例的老师共同围绕单元教学设计中“问题链和脚手架有何关系和区别?”“单元教学课时设计如何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单元之间和课时之间如何体现数学学习的关联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2023年11月4日,广州团队组织了项目式学习案例研讨活动,黄丽君老师作了题为“项目式学习中如何确定驱动型任务——以《高铁运行中的数学》为例”的主题分享,谢福耿老师作了“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以《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为例”的主题分享。在两位老师分享之后,广州团队针对案例中的核心内容,共同研讨单元教学设计背景下“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教学实施的途径。
黄丽君老师从信息检索与利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支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角度分析了“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并结合自己指导学生开展“高铁运行中的数学”实践经历,以“车厢中的奥秘”“高铁的速度”为主题,重点介绍项目式学习第一课时“选题组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确定驱动型任务,以及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的途径和方法。
谢福耿老师从“再谈项目式学习的意义”“主题的确定”“项目的实施”“设计的撰写”四个方面对“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结合“拉杆式爬楼机的探究与优化”的实践案例,重点分析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和影响,深入分析了在项目实施阶段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项目的开展。
在上述两个“综合与实践”案例的主题分享之后,伍晓焰老师带领研究团队针对“项目式学习与玩转数学的联系和区别”“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有何差异性表现”“如何从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角度降低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践难度”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制定下一阶段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的详细计划。
研讨向精准,实践出真知。每一次充分而翔实的研讨都能给参会成员带来更多反思和启发,促进大家在教和研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期待下一次精彩的研讨!
转自:“广州市初中数学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