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 ——记锡山区小学英语“雏鹰成长营”研修活动

2023/12/26 10:05:56  阅读:96 发布者:

冬意渐浓寒气盛,教研热忱正当时。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我区小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锡山区小学英语“雏鹰成长营”第四次研修活动于1213日在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分课堂观摩,评课研讨以及导师点评三大板块进行。学员们认真听课、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不断收获与成长。

-01-

课堂观摩

本次活动的课堂研讨内容为三、四、五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一、第二课时。虽然年级不同、课时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但各位老师都在课堂中积极挖掘单元主题意义、探究课内外融合方法、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让学生在有趣味、有思维、有质量的课堂中拔节成长。

华舟琦老师

来自无锡市荡口实验小学的华舟琦老师执教了三上Unit8 Happy New Year(Story time)。首先,教师用歌曲引出本课故事背景New Year,然后呈现了新年送礼的故事语境,抓住What presents are they? Who are they for?两个核心问题,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核心语言。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HelenMike收到礼物后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感受西方送礼和收礼的习俗,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引入了一个新的礼物盒,是孩子们为Uncle John准备的礼物,体验晚辈送礼物给长辈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到Mike一家的相互关爱,本环节既是学生语言运用的环节,也是教学检测的环节,促进了教与评有机融合。最后,教师引入绘本资源,让学生了解到各国庆祝新年的不同方式,增进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在作业设计环节,教师设计了制作贺卡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新年贺卡,并鼓励学生送贺卡,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节日氛围,整节课体现了英语课程育人的理念。

陈香老师

来自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的陈香老师执教了四上Unit 8 Dolls第一课时。整节课基于主题语境,巧妙融合课内外资源,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目标的同时,自主探究主题意义。课堂伊始,陈老师通过“big or small”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接着向同学们展示了不同大小的娃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期待。师生在自然交流中学习介绍玩具娃娃的面部特征,并引导学生能对于他人的介绍给予正面应答,学会尊重与赞美。最后,指导学生同桌合作介绍自己的玩具娃娃,发展了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康琳老师

来自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的康琳老师执教了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第一课时Story time。整节课基于节日主题语境,融合课内插图资源和课外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目标的同时,自主探究主题意义。课堂伊始,康老师通过圣诞歌曲Jingle Bells和对圣诞节的自由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已知,引起学习期待。康老师授课逻辑清晰,首先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扫读文章,掌握课文主旨大意。接着再带领学生精读,一步步完成语言目标,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师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学生在探究中理解了圣诞节日意义,提高了文化意识。

向欣雨老师

来自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的向欣雨老师执教了三上Unit 8 Happy New Year!Fun timeSong time板块。向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营造了新年气氛,Story time复习、Fun time游戏、Song time歌曲及新绘本故事的教学内容均由教师的“惊喜盒子”贯穿。在一个个盒子被打开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满满的惊喜,乐趣无穷,而卡牌游戏的设置也让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起来。Song time板块对于“唱”与“演”的指导也让学生体验到浓浓的新年氛围,此外在中西方新年文化的补充视频中,学生对新年习俗和文化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与拓展。

吴婷婷老师

无锡市张泾实验小学的吴婷婷老师执教了四上 Unit8 Dolls 第二课时Fun timeCartoon time。吴老师将主题意义定位为真诚赞美。课堂伊始,吴老师通过游戏复习五官类词汇,用抓娃娃机的形式复习Story time中的童年玩伴dolls,为本课时学习奠定语言基础。紧接着引入Fun time中的童年玩伴snowman,通过听、说、画等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从感知语篇到自主输出语篇,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描述人物外貌以及赞美他人。最后引入童年玩伴robot,引导学生除了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还能描述能力特点,使描述更加丰富多元。最后引入的活动是设计自己喜欢的机器人,帮助学生内化本课时目标语言的同时,在新情境中迁移创新。

蔡纯瑶老师

来自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的蔡纯瑶老师执教了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第二课时。蔡老师充分利用多模态的课外资源丰富教学。首先,师生同唱圣诞歌曲,活跃课堂氛围,自然导出本课时的主题Christmas;然后,引入视频资源,让学生观察西方人在圣诞节的主要活动,唤醒学生的已知,同时扩充新知。再通过改编的歌曲Jingle Bells,让学生在歌曲中运用单元核心短语,同时感知first, next, then, finally的语用功能。接着,蔡老师融合绘本资源Vickeys Christmas Eve,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到Christmas的主题意义,并强化first, next, then, finally的语用功能。对Fun time板块的处理,蔡老师以自制的视频教授学生如何按步骤制作卡片。再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核心词汇。最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多模态资源的使用,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02-

评课研讨

-03-

导师点评

杨敏导师

杨老师指导教师要用自身的情绪与体态语去调动学生,做好充分的示范,才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体会语言在情境中的功能与意义。针对Happy New Year!这一节课,参照新课标要求,学生们应该能够借助语音语调、手势和表情等判断说话者情绪和态度的,并做出恰当的反馈,而要做到这一点,仅靠课件上出示的形容词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词句背后蕴含的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生动示范,这样才能将文本的情感传递到位。

张心一导师

张老师提出要突出各板块的语用功能、凸显学科本质。Fun time板块是词句学习的核心板块,最终达成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准确、灵活、恰当地运用语言知识。在英语课堂中,跨学科活动是途径,更重要的是语言交流,不可本末倒置,导致活动“挟持”课堂。

吴智丹导师

吴校长聚焦英语学习活动观,表扬各位老师都能够结合主题语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不同的资源结合有趣的活动形式,达成学习理解和实践应用的要求。但迁移创新阶段的任务设计有所欠缺,她鼓励大家既要体现课时的目标要求,也要体现课时之间的衔接与递进,做到设计的活动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顾云导师

顾老师指出,教师的语篇解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体验的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以及学习成效的高度。主题意义的探究不在于重复叠加,而是教师能基于合适的意义,通过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于该意义的体验。顾老师以At Christmas (Story time)为例, 建议教师从文本着手,紧抓首句的关键词“always”和“fun”。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建构,通过对不同节日习俗的解读,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不断体验到圣诞节的乐趣。

-04-

学员感悟

教无止境,学亦有益。此次雏鹰成长营研修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感受。

一、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增强课时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立足于单元整体教学,充分关注单元中课时之间的关联性、连续性与递进性,注重语篇主题意义的传达和文化意识的渗透。华舟琦老师执教的三上Unit8 Happy New year(Story time)板块,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新年的浓厚气氛,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中西方过新年时不同的习俗,帮助学生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向欣雨老师执教的Fun time板块,以Story time板块为生长点,通过趣味性较强的“开盲盒”活动,帮助学生巩固Story time板块中所呈现的词汇、句型与交际用语,引导学生在积极操练中感受乐趣,并提高语用能力。

二、贯彻课堂活动始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新课标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教师应将此贯穿课堂任务始终。以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为主线,以目标为引领、以评价为导向,关注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所渗透出的学科思维模式和探究模式。今天,六位老师的课堂均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与一致性。例如陈香老师课堂的Reading time环节,给予学生以下评价标准:正确朗读故事,一颗星;朗读富有感情,一颗星;生动表演故事,一颗星。在学生活动结束后,陈老师及时引导台下学生按照标准对表演学生进行反馈,不仅灵活地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充分落实到位,还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陈老师通过让学生表演和点评,真正做到了尊重所有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我应以每次研修活动为契机,秉持教学初衷,严谨治学,奋力前行!

——东湖塘实小 华晶晶

 

经过前三次的主题课例研讨活动,大家对于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即将辞旧年之际,我们又一次相聚,六位老师对阅读教学和词句教学的理解,以及导师们一针见血的点评和建议,让我们收获颇丰。

一、主题建构新课堂,让情境体验有温度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越来越自然且有意识地利用主题意义来构建教学框架。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每一个课时都能够紧紧围绕同一个大情境进行教学。比如,三年级Happy New Year!和五年级At Christmas都以节日中家人朋友之间的love做主题,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以及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都会以慢慢感受“爱”为中心来推进。

二、找准知识生长点,让语言应用有梯度

今天下午的课聚焦于第二课时的教学,在三位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与导师们的精准点评下,让我们对于第二课时的特点与重点有了更深度的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语言能够有一个逐步的进阶,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比如Happy New Year!第二课时中,本单元的核心句型是Whats this? Whats that? 及回答和This...is for..., 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充句式如:This is...;That is...; That...is for...,让学生的语言基于文本的同时,又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有一个更丰富的呈现,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妙用课内外资源,让故事阅读有氛围

课内外资源的融合也是新课标引领下课堂教学的另一个热词,但资源的选取和运用都是一个难题。而在今天六位老师的课堂里,资源的选取都紧扣主题,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了教与学的优化。如锡山实小蔡老师与康老师利用一首Jingle Bells热身、引出主题的同时,让课堂弥漫着热烈的圣诞气息,学生更加沉浸地学习和感受。另外,康老师利用教材之间的联系,让Mike一家有了更加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背景更真实;蔡老师巧设问题,结合学生真实生活资源,力求感同身受,激发表达欲望;向欣雨老师与陈香老师更是在授课时妙用学生回答,用有温度的评价让学生真切感受故事的主题意义。

几位导师一针见血的点评更是让我们豁然开朗。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对重难点的把握总是不够精准,例如想到了要帮助学生区分thisthat,但是我们没有帮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用多样的句型进行使用;关注到了代词的使用,也进行了总结,但没有随即跟上巩固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从他们的反馈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分析他们的错误成因,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雏鹰第二小组

 

一、融合课内外资源,聚焦主题意义

教材是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的核心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我们常常会做“加法”,即灵活运用教材,有针对性地融合课内外资源,同时利用多种直观性的教具来生动地呈现语篇内容,提升英语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今天上午的三节课都对课内外资源达成了不同程度上的融合,基于学生已知,以旧引新,拓展新知。资源的融合不再单单停留于绘本,而是有了更加丰富的形式,例如:教师与学生的自身资源、已经学过的文本、

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语篇,在课内外资源融合的过程中聚焦主题、语言、意义三者的贯穿,在真实的语境中丰厚了教材内容,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达成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渗透,凸显了育人价值。

二、践行学习活动观,深化主题意义

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下午三节第二课时的课中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主题意义。虽然每个板块的内容有其不同的功能,但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各个课时之间应该是紧密关联的,有衔接、有递进,语言学习要渗透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各个凸显主题意义的教学活动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从基于语篇,建构知识,到深化语篇,转化能力,最终超越语篇,形成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引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的体验中参与到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并在此过程中,激发高阶思维,体现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当然,每一个单元的主题意义到底是什么,这需要我们深入对语篇的研读,对语言所承载的深层文化意涵和价值取向加以更多的关注,寻找最贴切的主题意义。

感谢此次雏鹰成长营活动,老师们精彩的课堂呈现与点评让我收获良多。

——羊尖实小 王梦晓

本次研修活动为老师们进一步探索单元主题意义、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打造英语课堂新样态提供了实践样本。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相信老师们会带着学习的成果和反思,不断感悟和提升,不断探索和实践,继续深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高效英语课堂增添亮丽的色彩。

转自:“锡山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