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秋风话教研,聚力前行共成长。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加强学科教学研究,提升学科教学能力,锡山区小学英语“雏鹰成长营”第二次研修活动于10月19日在无锡市东湖塘实验小学举行。
与前期研修活动不同,本次活动除了课堂观摩、评课研课和专家讲座,还增加了现场改课、即时反馈环节。在各小组研讨课展示结束后,马上进行集体评课,学员互评和导师点评之后,再各小组现场改课,然后派代表进行改课后的课堂展示。
聆听课堂
本次活动的课堂研究内容为Story time,来自三个小组的三位青年教师立足文本内容,关注情境创设,采用课内外融合、信息技术赋能等有效手段,引领学生在学课文、演故事、谈感想的过程中探索主题意义。
华晶晶老师
来自无锡市东湖塘实验小学的华晶晶老师执教了三上Unit5 Look at me。华老师以时装秀的邀请函为主题线索,贯彻始终。课堂开始,华老师由快闪引出时装秀,设置Yang Ling收到时装秀的邀请函并试穿衣服的情境,从而开始学习Yang Ling与妈妈的对话。在教授新词时,华老师以文本为依托,运用多种方式教与学,难度层层递进。华老师也充分关注到了人物的语言、情感与动作,在教学时不断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表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操练语言,充分发挥三年级学生爱模仿、爱表演的特性。
蒋琰老师
来自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的蒋琰老师执教了四上Unit5 Our new home。本节课,由主人公苏海、苏阳在与妈妈一起整理新家的过程中寻找几样个人物品开始,到最后不但找到物品还分别把它们整理好,主线清晰,情境完整,将静态的文本内容立体化,学生有了非常好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同时,整节课由文本结构引领课堂结构,节奏明快,依托层层递进式的丰富活动,夯实语言知识的同时,又给予学生思维升发和个性化表达的空间。
张沁奕老师
来自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的张沁奕老师执教了五上Unit 4 Hobbies。本课时基于主题意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努力实现课内外资源的高效融合。课堂中张老师围绕Mike and his friends' hobbies的话题,带领学生了解爱好的概念和意义;借助希沃白板中词典、放大镜、乐器、课堂活动等功能,丰富学习形式;通过听、说、读、看、写等多样活动,引导学生有条理地介绍他人的爱好。
评课研课
学员点评
01
第一节课华老师的课堂秉承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环节设计:基于语篇组织学习理解活动,目标语言核心语言都得到了扎实的操练,最后创设fashion show,给学生迁移创新的机会。华老师还能够关注对朗读和表演的指导,鼓励学生带着真实的情感去展示自己,夸赞他人。
建议:个人的chant可以放在课前进行,单词的教学可以更加扎实一点,在教授对话时要实时让学生尝试使用,边学边用,不断滚动。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学生的语言输出比较单一,可以融入前几个单元的句型,教师也可适当引导,让学生说得更完整更丰富。
02
第二节课蒋老师关注情境前后的逻辑性,情境创设有整体性,主线清晰。单词教学融入在语境中完成,更关注词汇的意义与使用。蒋老师也融合了很多课内外的资源,例如各种房间的
资源以及五下Unit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视频资源,充分利用教材的前后内容链接,突出new home的主题。蒋老师还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通过三个房间的猜测来操练Is it…?这句比较难的句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关注到妈妈出汗了所以要care about mum,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家人、体谅家人,从而要在家庭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蒋老师的课堂导入环节比较仓促,太过直接,没有找准学生知识生长的起点。
03
第三节课张老师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用信息技术赋能英语教学,实现了普通PPT不能达到的效果。如词典教授单词hobbies、学生上台弹钢琴感知play the piano、游戏判断句子正误等环节,都体现了希沃白板的交互功能。张老师在课堂伊始就利用自身资源将学生聚焦到本单元话题Hobbies,在教学Liu Tao的爱好时融合六下Unit8 Dreams相关内容,渗透Liu Tao has a big dream. He wants to be a football player.同时还融合四年级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文本,打通了教材之间的内容链接。张老师还关注易错点,如be good at,too和also的用法等,就充分利用同义句转述等形式让语法教学更扎实有效。但在最后拓展环节,通过看图让学生找出Wang Bing的爱好并写一写这个环节,放在第一课时难度偏大,建议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
导师点评
顾云导师
顾老师由“什么是故事?”提问开始,以故事为切入点,提出儒家思维认为的完整学习的过程应该包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接着,她从完整学习这一角度和大家分享了观课感受。首先她提出前后单元要有关联,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同样要有完整性,要考虑到语言适用的情境,比如第一节课最后要有一个整体着装的呈现,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说Look at me。针对第二节课,她提出要合理定位语法学习的目标,在第一课时可以只是初步感知,在不破坏语境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渗透,而不应过分强调以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针对第三节课,顾老师提出故事的完整性要有意识地进行补白,细致地贴合文本去解读故事,而不要频繁地跳出文本情境来刻意地做融合。
吴智丹导师
吴老师结合课例跟老师们交流了两个问题。一、教学Story time时,老师们在备课时一定要以单元的视角出发,心中要有单元结构图,而不应该只盯着一个课时进行设计。二、上完课以后,要从学生角度评价课堂效果,即学生学习完后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她指出新课标中强调教—学—评一体化,而三位老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更主要聚焦在了教,如何设计课堂,而忽略了学,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一个原因就在于缺少评价的多样化设计。因此,教师要从整个单元的视角进行备课,围绕教—学—评一体化进行教学,提质增效。
杨敏导师
杨老师指出在备课时我们要思考三个点:学生的起点在哪里,课堂的终点是何处,教学的支点是什么。在备学生时,我们不能忽略前后知识的联系,不要设置一些学生还不具备建构能力的环节。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学生的能力,要为学生设计适切的任务活动。
研课反馈
专家讲座
随后,成长营导师、荡口实小副校长吴智丹为大家带来了专题讲座《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变革研究》。她指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她不仅给我们撰写论文提供了思路和指导,还为我们小学英语课堂设计指出了方向。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当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合理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员感悟
勤新实小 蒋玲芳
吴老师对教材的深耕细读、细致严谨的教学态度深深感染着我。她的讲座紧紧围绕新课标,她指导我们在当前的新教育理念下,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意义和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不在停留在知识表层,更应该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习后能形成新的认知。新形势下,我们更应当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路子,真正将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八士实小 曹彤彤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雏鹰成长营”的每一次活动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自我的机会,每一次的活动都能在教学上带给我新的理念和思考。在今天的研修活动中,我依然收获满满,下面我从三点来谈谈我今天的感受。
一、深研新课标,构建新课堂
今天的三节课都运用了新课标的理念进行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华晶晶老师三年级的课堂上,她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Listen and say, Look and say, Think and say等学习理解类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服饰类的词汇以及Look at my.../Look at me. /It’s nice. /How nice. / It’s great. /Great.等句型。接着通过创编Chant和同桌表演对话等多种有意义的应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最后以时装表演这一超越语篇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展现自我。
二、“善用”和“巧用”课内外资源
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指出,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教材资源,深入分析教材,而且要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今天在三个老师的课堂上,都深刻地体现了课内外资源的融合。比如,蒋老师创设了苏海和苏洋搬新家的情境,在课堂的最后提出问题:Do you like your new home, Su Hai? 通过播放五年级上册Unit 2 Story time中的对话帮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了苏海的回答,巧妙地利用了课内资源。张老师的课依托希沃课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她融合亚运会乒乓比赛视频,红军长征的故事及各类课内资源
,让学生充分感知colourful hobbies。从导师的评课中我也了解到,我们不仅要善于运用各类资源,将其融入课堂,同时也要对资源学会甄别,考虑资源的引入是否合理,是否会破坏课堂原有的情境。
三、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蒋琰老师的课上,处处展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教授新词bedroom时,她通过各个房间的
询问学生:Which is the bedroom?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再比如学完每一幅图之后,蒋老师都会通过Oh! My ....is/are...in/ on...这一句型补白文本,让学生多了一次操练重点的机会。在学习难点Is it ...?这个一般疑问句时,她又通过丰富的
资源,让学生用这一句型猜测苏洋的帽子在哪里,成功地化解了难点。最后创编对话的环节,蒋老师创设了新情境:妈妈想了解他们有没有把这些物品整理好,他们之间会展开怎样的对话?这一活动既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甘露实小 张佳瑶
今天有幸观摩到了成长营中三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第一位华老师创设真实情境,根据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孩子们喜欢的服装秀活动。在学习过课文中的句型后,孩子们能在最后的Fashion show环节大方自信地展示穿搭,并由衷地给予同伴赞美,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第二位蒋老师的课堂情境完整,内容丰富。通过教材间的融合,让学生上到了一个有内容并有所感的课堂。教师融合了课文
,赋予了本堂课一个美好的结尾。同时,蒋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和挖掘是深刻的。蒋老师细致地抓住了妈妈的汗珠这个点,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不易,情感渗透于无声。
第三位张老师则为我们展示了使用希沃白板的英语课堂。新的教学媒介能否熟练使用,能否真正让媒介发挥出其最大的功用,也是我们青年老师应该多学习的地方。
四位导师也为三节课一一总结。吴校长提到,设计任何一个课时内容都要聚焦单元整体。每一个课时都有它自己的目标与任务,研究透整个单元,考虑好单元板块之间的横向链接,再去设计各个板块,会更有针对性。
顾老师指出,教学需要完整。教学设计要考虑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纵向串联,也要注意一堂课的完整性。“先要读懂教材,再去设计课堂。”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将学生,生活,教材结合在一起,课堂定能不同凡响。
杨老师以“学生的起点在哪里?课堂的目标在哪里?”两个问题,引发了学员们的深思。老师们真正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让学生真正能内化课堂内容。
最后,张老师就课堂细节提出建议,三位上课老师及成长营成员继续优化,现场研讨,现场改课。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思维的碰撞,让大家都非常兴奋。“现评现改”加大了对学员们的考验,也是个进步的捷径!
一天的培训很快落下帷幕,一种结束就是另一种开始,我的内心宁静而有激情。每次活动都能收获前进的动力,相信一定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
荡口实小 华舟琦
今天有幸聆听了吴老师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变革研究”的讲座。在讲座中,吴老师提到了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多“写”,二是要大胆“创新”。
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观课、议课后,要“写”,用随笔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及时发现教学问题,为深入研究积淀素材;在反复磨课上课后,要“写”,要对解决某个教学问题的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提炼出相应的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此外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大胆变革,迁移创新,并且继承传统设计中优秀有效的方法。吴老师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变革路径。分别是实现“知识—素养”的语言转变,将语言知识与运用能力结合起来;实现“机械—灵活”的实践变革,将英语学习活动观与学习能力结合起来;实现“被动—主动”的认知转向,将教学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实现“散点—聚焦”的思维革新,把英语学习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实现“简单—丰富”的文化习得,把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
关于实现“知识—素养”的语言转变,很多学生仅仅只能掌握书本知识,机械地应对考试,而不会在语境中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现“机械—灵活”的实践变革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作业设计入手,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创新创意作业。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英语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新课标要求我们创造新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找准教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让生活走进课堂。
柏庄实小 张雨凡
吴校长在讲座中强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既要继承传统,也要进行改革与创新。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就是在目标、内容、方法、方式、手段等方面做出新的选择或进行新的尝试。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在课堂。
一、教师要切实将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学习语言知识就是为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本身,而是为了运用知识。我们应研究如何有效教授语言知识,如何使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二、教师要把英语教学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带入学习活动之中。当我们在教学时,眼里要有“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责任心。只有他们在课堂上主动行动起来,核心素养才可以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
锡山实小 徐丹凤
三位老师演绎出了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华晶晶老师在语言结构化的设计上是循序渐进的。在图一的教学上,华老师进行了示范和教读,让学生先进行语言感知;过渡到图二时,华老师挖空两个单词,让学生进行核心短语的初步运用;轮到图三教学时,华老师就划了四条横线,让学生进行核心句型的运用,学生完成了语言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初步运用。最后一幅图,华老师修改后进行了对话留白,让学生获得了语言知识的实践。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华老师又创设了时装秀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挑选道具走秀,并完成了核心语言的迁移创新。蒋琰老师的课颇具完整性,从头到尾创设了家的情境,让学生完成了一次沉浸式学习。蒋老师依托语境开展教学,节奏明快,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实践了找东西时可使用的句式和回答。在情感教育上,从妈妈的辛苦劳动,引导孩子们要多多帮助家人,共同维护小家。张沁奕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教学。在感慨科技进步的同时,让我们见识到了希沃白板给教学提供的便利,如学生可以当堂查电子辞典,学习新词汇;学生可以弹钢琴,实时互动展示爱好;学生可以现场游戏PK,软件可以实时检测和反馈。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撑,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三位老师都在践行新课标的理念,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英语教学的方向,keep learning,keep moving.
秋日共研,催放一树繁花;逐梦教学,沉醉一路芬芳。相信这样求真求质的研修活动定能带给老师们源源不断的思考和成长。相信老师们会带着学习的成果和反思,不断感悟和提升,不断探索和实践,继续深耕单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高效英语课堂增添亮丽的色彩。
转自:“锡山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