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融融,秋菊盛开。9月28日,锡山区“杨敏”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暨雏鹰成长营研修活动在锡山实小举行。此次活动特邀了著名英语特级教师、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英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戈向红老师莅临指导。
名师示范
戈向红老师首先带来了一节富有创意的戏剧课Try again,Hannah。戈老师从游戏Spaghetti入手,引导孩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feelings,继而乘胜追击,让学生用语气、肢体动作等介绍自己。戈老师的循循善诱,通过戏剧范式,如教师入戏、角色扮演、集体雕塑等活动帮助学生运用肢体表达情绪和观点,同时结合核心语言进行输出,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受到戏剧表演的元素。在惟妙惟肖的演绎和层层精心布局的场景化教学活动下,戈老师把静态的绘本内容生动化、情景化,激发学生全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意蕴,从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唤醒内心。戏剧教学让第一次接触戏剧课堂的学生们在群体中互动、在即兴中演出、在游戏中体会、在参与中学习,全身心投入课堂的每一个戏剧活动中,达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
名师引领
随后,戈向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绘本与主教材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系列讲座的第一讲。
戈老师从四个方面开展讲座:1.揭开绘本的神秘面纱,2.绘本教学:让我悄悄靠近你,3.绘本重塑教学“意”与“趣” ,4.如何基于教材选绘本并开展教学。
戈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由她首创性提出的“意趣英语”教学思想。“意趣”课程理念,指的是“意义先行,理趣并驱”。
其次,她为老师们解读了绘本和绘本教学。绘本即文字与
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并从中表达特定情感与主题。将绘本作为补充性学习资源,是提升儿童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必然趋势。戈老师用她最喜欢的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绘本The Run Away Bunny为例,为我们逐步演绎绘本教学如何展开、如何更贴近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如何为孩子们提供完整的语言应用实例。
除此之外,戈老师还提出绘本承载着多重主题意义等多种见解。戈老师还谈到基于主教材如何展开教学。最基本的三种模式是绘本在前,主教材在后;绘本置于教材中;主教材在前,绘本在后。无论采取哪种模式,教师都应充分了解学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安排进度。
在讲座结尾,戈老师还向我们呈现了“大单元、大阅读”主题融合式课程结构的一步步历程,言传身教地向各位教师们传播出一个观点:keep learning,keep moving.
学员感悟和心得
听完戈向红老师的课,我深感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自身的魅力。戈老师上课时,积极关注学生的状态,关注每位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学习情况,并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和反馈,做到了因材施教。这让我意识到,想让学生在这门课上有所收获,老师的教态语态要亲切自然,逐步带领学生进入状态。其次,戏剧课堂,角色扮演。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到了高年级,更多的是单方面的输出,学生给我的反馈较少。但是戈老师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自己探索和总结,让孩子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自己身临其境去体会,具身学习和思维提升齐头并进,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提升核心素养。另外,吸收理论,投入课堂。戈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前沿的理论,并积极构思,在课堂中体现其核心思想。绘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现实生活挂钩,这样就让学生更加理解知识点,而且让学生贴近生活,增强学生情感意识,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目标。这一点在我的课堂上也还是比较缺乏的,以后在课堂上还是要积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积极运用于实践中。
在这次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也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也将继续调整改进。
——安镇实小 张沁奕
今天有幸聆听了戈向红老师的教育戏剧课Try again,Hannah。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她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带动了全体学生,使整节课的氛围积极活跃,把歌曲、律动、游戏等教学活动精巧串联,营造愉悦教学氛围,让绘本课也上得有趣。
戈老师的课堂有“意”又有“趣”。上课伊始,学生面对众多听课老师表现有些紧张,戈老师通过亲切的语言、肢体动作和亲身示范表演引导学生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提高课堂表达的欲望,学生在上完课后,不仅能在轻松氛围中获得知识,还能尝试成为一名“actor”和“actress”。正如戈老师所说,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素材,我想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要不断思考,在课堂之外我们能带给学生什么能力上的发展,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意趣横生。
戈老师的课堂“情”动更是“思”动。通过巧妙运用不同的戏剧元素帮助学生理解主人翁Hannah是如何一步步try again最后成功的,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戏剧活动能无形的理解never give up的育人理念。戈老师还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层层深入,实现思维拔节。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利用启发式和有思考性的问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泾实小 过晨琪
很荣幸学习观摩了戈老师结合绘本“Try again,Hannah”的戏剧课程,我被课中戈老师巧妙的活动设计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巧妙引导所打动,看到孩子们大胆精彩的表演与回答,也是又惊又喜。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戏剧课的与常规的绘本课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不同。其一,在本节课中,利用绘本开展戏剧表演,更加深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戈老师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在不同情节中的心理变化,并鼓励学生大胆表演,让学生真正理解人物融入绘本,而不再是浅尝辄止地学习绘本中的单词句型等。其二,本节课让学生在恰当合理的语境中,自信表达、合理想象,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恰当的表达输出,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搭建好的知识框架中再次提高。其三,戏剧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课程,拓宽了学生学习思路,给予了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策略。英语不仅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来学习,还可以大胆地演一演。
——查桥实小 顾修源
以戈老师的几句“金句”为切入点来谈谈我的感受。
“文本的结构就是课堂的结构,课堂的结构就是板书的结构。”其实从教三年以来,我对于文本、课堂、板书这三方面的设计依然是有较多问题的,戈老师的话也让我醍醐灌顶。作为新教师,无论是在今后课堂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还是文本分析的过程中,我还是要思考得更加深入一些,勇于表达自己对于课堂的思考以及想法。
“老师要有丰富教材的意识,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这句话,解决了一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学生在劳动课上热情洋溢,在上英语课时就兴致减半呢?或许我们在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时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意趣,导致现在小学的孩子都非常惧怕英语。当我看到孩子们在劳动课上的笑脸时,我也反思自己的英语课堂是否过于无趣。那么在听完戈老师的讲座后,我开始思考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当然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的坚持和智慧。
“Get students interested, get students involved, get students focused”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参与度、注意力与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我们今后在备课时,就可以从以上的原则出发。其实我个人认为以上的三个原则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学生为中心。当老师的眼中真正有了学生,那老师才算“真老师”,课堂也才算“真课堂”。
——张泾实小 过晨琪
有幸现场观摩了戈老师精彩的课堂,并聆听了她主张的“意趣”英语教学设计与课堂的讲座。关注了戈老师创办的“意趣”英语公众号有两年了,但一直未参透“意趣”的意义和内核,这次让我透过课堂看到了“意趣”在实际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何为“意趣”,即意义先行,理趣并驱。在过去这可能是一个新词,但如今却并不陌生,“大单元”“单元整体”“主题意义探究”“英语学习活动观”等等热词不一体现着同一个方向的核心意义,这时真的不得不佩服名师的远见和敏锐的感知。戈老师在她的讲座中用互动、案例分享等趣味横生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她许多年的潜心研究及其成果。
在讲座中,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一是“意义”,我认为这与新课标强调的“主题意义”是一致的,不管一堂课是何内容,教师应抓住其关键内核,挖掘主题意义,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这是基本;其二是“逻辑”,如今“新”课堂的教学设计难就难在“真实性”,语言的学习除了强调基础语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创设真实情境,重在学生的应用输出,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最难的就是围绕主题意义下课堂结构的合理、真实,那么这时候教师抓住教学内容的逻辑就非常的重要。有一个技巧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许多教学亮点设计或者关键资源都可以从学生的输出和表现中提取,最后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下,用于学生的学;最后一个关键词就是“趣味”,戈老师的课堂可以说都很有趣,但她却强调不能为了有趣好玩而设计,现在的许多课堂很花哨,但实际上最后能否称之为“好课”却不一定,还是要回归教学目标、语言目标的完成。那么“趣”的设计就又是一个难点,关键点就在抓住“意义”和“逻辑”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生成趣味课堂,这个目的指向“走近”并“走进”生活!只要是学生能够触碰到的真实生活的活动和资源,都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师要有选择的利用生活资源!
我由此想到平时的日常课,也许不能够每节课都设计的像公开课那样精彩,但备课时是可以抓住意义和目标,找到逻辑和趣味,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生成,随时可以利用好学生资源进行更好的教育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和输出是否会更加扎实,成就感到位,同时也会对英语学科有更好的偏爱,那么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达成了!
——查桥实小 陈天绮
导师总结和寄语
活动的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成长营导师杨敏老师高度评价了戈向红老师带来的戏剧化的“意趣”课堂,为英语老师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和学习的窗口。她强调:分级绘本与主教材的深度融合教学,是课标的趋势,也是英语学习的隐性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可以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多探索课内外英语阅读的融合,勤实践,努力构建高效的、联结生活实际、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范式。
转自:“锡山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