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期【教研动态】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2023年海宁市初中英语90学分(中级)教师实践培训(四)
2023/12/26 9:17:55 阅读:98 发布者: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履行致远。为进一步探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落地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9月27日,海宁市初中英语90学分(中级)实践培训在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顺利举行。
01
首先,第一初中的张海峰老师以8A M4 U1 He lives the farthest from school一课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张老师以2023年杭州亚运会一个交通指示的视频为情境导入学习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对听力材料的处理中,张老师引导学生聚焦主人公Betty和她朋友们不同的上学方式和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何为最佳出行方式,最后张老师设计了两个输出任务,一是以对话的形式讨论去杭州看亚运会的最佳出行方式,二是以杭州志愿者的身份介绍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使输入和输出高度一致,加深了学生对主题意义the best way to travel的理解。
02
第二节课是第一初中余佳佳老师执教的8A M4 U2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这是同一模块主题下的阅读课。余老师首先呈现了对班级同学上学方式的调查结果,启发学生讨论选择该交通方式上学的原因,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主题意义: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standards to the best way. 在阅读过程中,余老师借助guiding question “Why does the asker think it is the best answer?”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建构信息间的逻辑关系,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最后余老师以两个开放性问题If you are the asker, which way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和How can we make the answer even better?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辨,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03
精彩的课堂展示活动之后,来自第一初中的翟陈洁老师和来自海昌初中的许敏珠老师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翟老师结合新课标理念,从教学目标明确、课堂动静结合、主题意义探究和高阶思维培养四个方面,高度评价了张海峰老师课堂上对学生听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许老师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余老师的这节课:1. 以本为源,整合内容,梳理信息链;2. 以始为终,围绕主题意义探究,搭建问题链;3. 以小见大,构建螺旋递进的活动链。随后,第一初中的陈洁老师以《MWV: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支架模式构建实践》为题,进行了主题式分享讲座。陈老师从提问支架的内涵和分类、深度解读语篇、构建提问支架三个方面,以上午的两节课为例向大家介绍了英语课堂提问支架模式的构建。
04
下午,来自长安初中的许春娃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多维·多层· 多元—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的讲座。许老师从新课标出发,分析了教学现状,指出了深度学习的路径:第一,开展多维解读,从关联走向整合;第二,构建多层支架,从理解走向创新;第三,驱动多元评价,从诊断走向提升。
05
最后,海宁市初中英语教研员王建群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带领学员们回顾了这四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大家继续学习和钻研新课标,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进行持续性的反思和长远的发展。
\ | /★
本次教学研究活动,不仅搭建了海宁初中英语教师们共同进步的平台,更是献给祖国生日的最好礼物。作为全体初中英语人,我们需谨记:躬耕不辍,坚守三尺讲台;潜心育人,方守教育初心。
转自:“海宁初中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