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江岸区“高一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主题教研活动
2023/12/26 8:36:01 阅读:155 发布者:
为充分贯彻落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理念,深化推进课堂改革,积极探索高一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2023年12月8日上午,江岸区“高一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主题教研活动在汉铁高中顺利举行,区教研员刘正涛老师,历史特级教师明道华老师以及江岸区全体高一历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第一环节:公开课展示
由汉铁高中的李威老师带来了一节运用大单元教学理念组织教学的公开展示课。李威老师选取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进行授课。在课程的开始,李威老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了第七单元围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核心历史概念,并将第20课的内容置于整个大单元的视野下,将其归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范畴。紧接着,李威老师以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片段视频作为课堂导入,构建生动的历史情境。李威老师将本课教学分为基础知识梳理与重点问题探究两大板块,先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学案,梳理了本课的时空坐标,并以表格的形式带领学生对新课知识内容与结构进行了整理和构建。随后,李威老师从“新的阶级与指导思想”、“新的政党与行动纲领”和“新的革命探索”等三个方面展开针对本课的重点问题设置了多个探究活动,请学生根据学案上的史料归纳历史结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锻炼学生探究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堂的最后,李威老师用练习巩固题的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检测,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课知识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梳理。
第二环节 课程点评与建议
展示课结束后,区历史教研员刘正涛老师围绕学生学情、课程目标、课堂组织策略等多个方面对公开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改进意见。刘正涛老师首先指出,新一届高一学生在学情方面较往届有了较大不同,新高一学生经历过历史中考,有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基础,针对这一学情变化,高一历史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随后,刘正涛老师强调教师要树立“以终为始”的备课理念,在备课过程中要重视课标中各层次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要求,以学科质量水平为教学目标导向,对应设置课堂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研员刘正涛老师指出李威老师这节公开课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借助具体、真实、可操作的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强调“理解为先”,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逐步理解历史概念。为此,刘正涛老师提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参照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明确预期教学成果,并依据学业质量水平中的关键动词确定适合的评估依据,再在此基础上设计探究问题和教学过程。
第三环节 名师指导与总结
教研活动的最后,历史特级教师明道华老师针对李威老师的公开课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明道华老师首先指出在组织第七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时,应紧紧围绕第七单元“新旧民主革命转型”、“中共登上历史舞台”等单元主题展开,针对高一学生学情,教师应尽可能选择切口小、信息明确的史料让学生探究,探究问题要做到精简、重点突出;其次,明道华老师认为教师应树立“先学后教”的观念,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学案完成情况了解学情,做到“以学定教”,学案可分为“基础认知”与“深度探究”两个部分,前一部分重在让学生知道教材上有什么知识,强调知识整体性,后一部分充分利用教材辅助栏目,抓住重点问题展开探究,体现深度探究的分析性;最后明道华老师建议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可以在备课时通过对授课用语反复修改斟酌的方式,来提高授课过程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明道华老师提出的一系列宝贵建议都令老师们受益良多。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本次教研活动教研氛围浓厚,是一次对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教无涯,研无尽,未来江岸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会继续不断思索,不断感悟,深耕细研,踔厉奋发,在教学实践中寻求更多优秀的大单元教学实施方案,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让教育之花在历史课堂上灿烂绽放。
转自:“武汉市江岸区中学教研室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