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借教研之帆 研一轮方向|2023学年上学期广州市高三数学第二次教研活动

2023/12/25 17:11:03  阅读:69 发布者:

2024届高三备考已经开始一个多月,在今秋九月我们迎来了2023学年第二次高三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教研于2023915日下午在广东广雅中学学术报告厅举行,除花都、增城、从化、南沙和番禺五区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加外,其他区的老师参加线下教研。9月的广州,一直和雨水相伴,教研的这天,更是在大家出门时就开始倾盆大雨,很多老师来到现场时鞋子都湿透了,大家对教研的坚持,是我们合力做好广州高三数学备考的关键一步。

这次教研有三个主题:主题一是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李慧梅老师分享的“新高考数列一轮复习备考建议”;主题二是广东广雅中学赖淑明老师分享的“高三一轮复习建议---以‘函数导数’为例”,主题三是广州市第六中学曹晶晶老师分享的微专题“函数与导数专题之比较大小”,最后吴坚老师对教研进行了总结,根据今天的三个主题提出了一轮备考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1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李慧梅老师分享“新高考数列一轮复习备考建议”

对于数列这一章的复习,李老师建议可以多运用思维导图,重视数列与其它知识交汇内容的研究,对于数列概念的本质特征,要引导学生能从函数的角度去理解。而对于数列中的两大核心问题---求通项和求和,李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构造的思想将这两个板块的核心内容融合在一起。同时,李老师也提出变式教学,强调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落实通性通法,提升课堂效率。

附件:新高考数列一轮复习备考建议(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李慧梅).pdf

2

广东广雅中学赖淑明老师分享“高三一轮复习建议---以‘函数导数’为例”

赖老师对整个一轮复习提出六点建议。首先,建议每位老师要对近三年的全国高考卷的考点分类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复习顺序。其次,建议老师们重视课本,回归教材,对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拓展探究,并借助课后一道习题中“比大小”的内容展示“课后习题——高考真题——变式训练”的探索过程。第三,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题组训练,赖老师通过函数性质板块的内容给老师们举了具体的例子。第四,建议老师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学情合理设计专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第五,对于检测手段,赖老师强调要教学评一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最后,赖老师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记笔记,打草稿纸等。

附件:高三一轮复习建议——以“函数导数”为例(广东广雅中学赖淑明).pdf

3

广州市第六中学曹晶晶老师分享的微专题“函数与导数专题之比较大小”

曹老师给老师们总结了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如寻找中间值,构造函数,化同底,化同指数,同构法)并给出了8种构造的常规的函数的形式。她提出,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总结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寻找一些通性通法,同时,近似估算也是处理这类小题的一种好的策略,而函数的单调性则是比较大小的关键。只有熟悉函数的性质,才能在比较大小的题目有所突破。

附件:函数与导数专题之比较大小(广州市第六中学曹晶晶).pdf

最后,教研院吴坚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总结。

吴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了挖掘,强调了复习中思维导图的作用,回归课本,回归教材,要关注高考真题与例习题之间的关联,同时要给学生内化的时间,对较难的知识点的复习不必一步到位,可以通过螺旋式复习不断巩固,一轮复习打好基础,二轮复习突破能力。

高三的一轮复习是备考的关键,需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重视通性通法,需要深究教材,研究高考真题,分析考情变化。今天的教研活动,有复习计划的指导,有专题实例的研究,期待我们共同努力,根据各自学校的学情,规划精细,落实到位,高质高效地完成高三一轮复习,为高考备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转自:“广州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