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依托主题语境,构建递进式课堂 ——象山县小学英语名师带徒第四小组集体活动

2023/12/25 16:54:32  阅读:156 发布者:

依托主题语境,构建递进式课堂

——象山县小学英语名师带徒第四小组集体活动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20231116日,在瑟瑟冬雨中,象山县名师带徒第四小组相聚在文峰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依托主题语境,构建递进式课堂”的教研活动。寒意愈盛,人心益暖,新秀教师大显身手,导师们精准点评,整场活动精彩纷呈。

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是由胡艳铃老师带来的 what can you do?(PEP Book 5 Unit 4 B Lets learn)。胡老师以歌为引,以图创境,通过丰富有序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What can you do?”“Can you…”等句式,讨论自己的技能和想加入的校园社团,并以读写方式产出,陈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节课由董莎莎老师执教who can be my friend?”(PEP Book 5 Unit 4 B read and write )。整节课主题鲜明,着眼于“make friends”这个话题,引出老朋友Robin,  Robin找朋友以及学生通过写电子邮件的方式和Robin成为朋友,将本单元知识融于情境。学生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思维由浅入深,认知不断拓展。

第三节课集体观看由郑碧莹老师带来 Fun at the zoo(PEP Book 5  unit 4 A lets spell )的录像课。郑老师打破传统的拼读教学模式,创设主题情境, 以“Fun at the zoo”为话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字母组合 “oo”的发音规律,通过比较、朗读等方式感知发音,掌握拼读技能。

导师点评

张曲波老师对胡艳铃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胡老师的课堂有以下三个亮点:一、创设的主题语境鲜明,贴近学生实际情况。二、注重视听输入,读写输出,重视学生的语用能力。三、注重对学生语音习惯的培养和对语言知识的迁移运用。

陈姜艳老师对董莎莎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董老师的课堂具备三点优势。一、尝试“主题引领,意义探究”的单元设计观。二、巧设问题链,提升学生思维深度。三、建立语言框架,形成思维迁移,提升思维的独创性。

张琼琼老师对郑碧莹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郑老师的课堂也有三点值得表扬。一、具备语境意识,将碎片化的语音融入主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二、有意义地教授语音知识。三、熟练利用各种资源,巩固语音知识。

讲座分享

朱咏梅老师带来了题为《基于活动的递进式课堂实践》的讲座。朱老师结合三位老师的课例,阐释了英语活动观在课堂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语境,语篇和语言三者的关系,在主题意义引领下,设置由表及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教--评”一体化设计的目标。

史璐易老师的讲座《语篇意识下的语音教学实践》则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实践成果。她提到了S-PIES模式,认为在语音教学中要具备情境—感知—评价---巩固四要素,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识其音,记其形,知其意,传其情。她还分享了她对课外绘本的处理案例,令人受益匪浅。

张曲波老师的讲座《以冲突性问题为引线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结合了故事课例,逐步阐释如何通过一系列具有冲突性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思考,挖掘文本内在意义,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陈姜艳老师在她的讲座《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教师要在解读和分析单元语篇内在联系和相关资源后,重构单元语篇关系,发掘育人主题,设计出有梯度的活动。

张琼琼老师的讲座题为《围绕主题语境,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她以语音课的设计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在语音教学的实施中,要注意感知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拼读规律。与此同时,要收集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素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内化发音规律。

结语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每一次结束,是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第四小组各位同仁将继续且歌且行,研为教,教促研,携手在教学道路上共同成长!

转自:XS县小学英语教研团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