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习新课标 ·第9期 】课标引领 学思结合 打造高效新课堂

2023/12/25 16:41:32  阅读:112 发布者:

课标引领

学思结合

打造高效新课堂

刘敏,中共党员,济阳区银河路小学英语教师,济阳区小学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现担任六年级英语和四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工作17年来,她始终秉承“为学生需要而教,为学生未来而教”的教育理念,一直坚守初心,诲人不倦,多次获得济阳区英语优质课一等奖、济阳区优秀教师、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课标引领  学思结合

打造高效新课堂

2022421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深知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我通过自学书本、线上讲座、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参与了多次培训与学习,深度学习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英语学科教学的新方向与新趋势,全面了解新课标“新在哪”、“变化在哪”。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理解变化后的意义,转变教学理念,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是我们的任务和职责所在。

一、更新教学理念,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标和旧课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核心素养”几乎贯穿了新课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的新课堂要围绕核心素养确定学科教学,选择和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课堂,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成为时代需要的人。

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落地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呢?首先要思考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会将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相结合;比如,在六年级上册教学How do you get there ?”这一单元时,我们就可以把“Our city”作为大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将相关句型熟练地运用到实际交流过程中去,以便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Draw our city,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和准确性。通过中国城市建筑特点和外国城市建筑特点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二、主题引领,依托语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内容选取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英语课本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是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以单元形式呈现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不同的语篇内容,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目标融入到每个语篇中,充分发挥语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角色,充分认识语篇在传递文化知识,引领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服务语言学习、意义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所以,我们现在的英语学习不能再按照课本的顺序进行简单的单词学习和句型训练,而应对单元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整合后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教学,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注重单元中的每一节新授课的内在联系。在研读语篇时,重点关注几个基本问题:

1)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

2)语篇传递的意义是什么,即Why的问题;

3)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如果语篇配有

或表格,其传递何种意义或者具有何种功能,即How的问题。

三、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丰富学习形式。

新课标提出“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的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本着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坚持学思结合、学创结合、学用结合的理念实施教学。

我们每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既要有学习理解类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也要有应用实践类的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以此加深理解并初步运用;还要有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形成争取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活动”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堂静坐听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实践、行动、体验、感悟的过程。

四、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多元评价。

新课标提出“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教--评”的整体育人观念。以往我们的教学往往直接从教材和常用的课堂活动入手,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思考我们需要做什么,需要使用哪些教具,以及需要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和活动,而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片面地关注了我们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通过学习,我们应该首先确定“教什么”“学什么”“如何评价”,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反思教学行为和效果,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而落实整体育人观念。

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次有一次的成长,在一次次的学习中,我开始逐渐领悟新课标精神,并在尝试将这些理念运用的教学实践中,但是我的领悟还不够深刻,也不全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多渠道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转自:“济阳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