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举行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23/12/25 16:31:09 阅读:64 发布者:
聚焦课堂教学 共话“道法”之道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0月16日,南江县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文庙小学学术厅举行。各小学、九义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小学道德与法治专(兼)职老师、南江县牛鹏云义教思政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
南江县中小学教研室主任刘平指出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面临着“学校不重视、教师不会教、学生不想学”等诸多问题,要求大家杜绝“随意挪用占课时、自主阅读记重点、脱离生活无趣味、知行分离运用差”四种现象,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地位。要用活“案例剖析、角色扮演、游戏参与、综合实践”四种教学法,打造魅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坚持“吃透教材与联系生活、传统教学与现代手段、言传身教与知行合一、课程研修与学科融合”四个结合,当好优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
课堂展示
红塔小学武晓会老师执教二年级《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武老师以游戏激趣,结合学生日常班级生活,用“夸夸我们班”“我来爆爆料”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班级规则,结合南江县创建文明城市这一契机,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讨论班规制定,共建文明班级。
长赤镇小学刘英老师执教三年级《心中的“110”》一课。刘老师以猜谜激趣,紧扣课题,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多个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感受、体验、归纳、表达,进而提高防范意识。
文庙小学刘慧琳老师执教了五年级《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刘老师以四川大运会盛况视频为切入口,通过数据对比面积、地图圈画海域、找找邻国数量、数数行政区划等活动,带领学生感受中国国土的辽阔;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从诗歌、数据、游历、微视频等感知中国国土的辽阔,让地理知识生活化。同时,侧重引导学生对中国宝岛台湾历史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中国大陆文化同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了主题。
教学阐释
红塔小学辛甘、长赤镇小孙渊、文庙小学刘慧琳三位老师分别对三堂课进行了课堂教学阐释。三位老师依标扣本,阐释了如何基于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让核心素养落实落地,让参会老师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智慧点评
南江县义教思政牛鹏云名师工作室成员赵雪梅对三堂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在三堂课的设计中,课标意识、课程意识、资源意识、评价意识深入教师之心,课堂教学体现了思政课的生活化原则、活动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同时,她建议课堂要以学生素养为导向,活动开展要先扶后放,在探索、体验中走向学生的情感深度,走向知识的深处,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精彩讲座
南江县长赤镇小学校长张元金以《聚焦“道法”新课标 探寻提质新“法道”》为题,围绕“课标修订的背景和依据、课标研读的核心和变化、课程实施的建议和策略”三个方面深度解读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新课标,让大家明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创设、引用生活化教学情境,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南江县义教思政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牛鹏云以《讲有温度的思政课 做有高度的思政人》为题,聚焦“学思践悟思政课标、讲有温度的思政课、做有高度的思政人”三个话题,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与老师们互动,勉励大家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四川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廖良国以《新时期“道法”教学的八个走向》为题,结合三堂课例,为大家指明了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从漠视走向重视、从随意走向有意、从单一走向多维、从讲解走向融创、从学习走向运用、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教知走向育人、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八个方向。
研无止境,携手共进。本次研讨会,通过教学示范、专家引领,对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师专业素养、助推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转自:“南江县中小学教研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