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品质思政课——呼和浩特市与赤峰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市域间线上联动教研
2023/12/25 16:24:35 阅读:79 发布者:
丹枫卷秋意,水荡激涟漪。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推动市域间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教研资源共享,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30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联合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举办初中道德与法治线上联动教研。本次活动由赤峰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白音都仍老师主持,共分“同课异构”“评课共研”“专题讲座”三部分。
“同课”风采异,“异构”启新思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来自赤峰市第十五中学的张婷婷老师和来自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金山学校的艾晓明老师共同执教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
张婷婷老师——赤峰市第十五中学
赤峰市第十五中学张婷婷老师在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设计三个议学环节:不忘本来——探源中华文化之根;继往开来——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知行合一——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红山文化看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艾晓明老师——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金山学校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金山学校艾晓明老师采用议题式教学贯穿整堂课,设计三个议学环节:寻根——中华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设计分设明线和暗线:明线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暗线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研思”共成长,“评课”强赋能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课后,来自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白音都仍老师和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韩语老师给出高屋建瓴的点评。“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延展,研讨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点评的过程更是赋能的过程。
白音老师点评了两位老师授课中的亮点:备课充分,条理清晰,教学环节多样,同时也表扬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极具感染力的课堂氛围,巧妙运用教师评价语言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清晰工整的板书设计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同时也为两位老师指明了今后的钻研方向:要注重课堂中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丰富对学生的评价语的使用,同时特别提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品性的提升,同时特别强调要区分高中和初中议题式教学的不同任务。
韩语老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课标五大学习主题之一,本主题的选择旨在让老师们更多关注新课标,引导老师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选议题式教学旨在引导老师们常态落实新课标之下的议题式教学,希望通过活动让两地老师们相互学习,落实素质教育。韩老师表扬了两位老师教学中的亮点: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时空优化看的见,给学生充足的表达时间;议学设计有构思;价值引领看的见,突出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两位老师今后要继续精进议题式教学,议题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思维性和讨论价值,深度分析课标中的案例,研究核心议题。
“聚”核心素养,“研”中考方向
赤峰市松山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周大伟老师以《立足核心素养 探寻命题趋向》为主题进行讲座。周老师围绕“明确命题依据,找准备考方向”“探寻命题趋势,提高备考效度”“总结试题特点,明确教学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说明,助力老师们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并为老师们指出未来教学方向。
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韩语老师以《品质思政课 赋能新中考》为主题进行讲座。首先,韩老师围绕“怎样把命题人的思路传递给学生?”这一问题引出本次教研的核心主旨,韩老师指出,一是正向教学,从概念出发,横纵贯通;二是逆向教学,从考题出发,深入研究,要做好专业化的学情分析。其次,韩老师分析2023年全国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命题趋势,为老师们指明了复习和学习方向。最后,指出要把思政课立德树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思维提升和能力训练,深度学习和参与体验摆在教学的突出位置。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学有所悟,而后笃行。一次同课异构,一次思维碰撞;一次市域研讨,一次深度学习。本次呼和浩特市与赤峰市的市域联合教研活动,既为老师们搭建了思维碰撞、经验交流、智慧启迪的平台,也推动市域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探互动、资源共享、提质增效。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共研共享,凝心聚力,共绘高效赋能新篇章。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中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