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金华东阳:真研真改课 共学共成长 ——东阳市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新锐研修班特级教师“现场改课”专题活动
2023/12/25 11:35:55 阅读:88 发布者:
立足“双减”背景,指向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11月7月—11月9日,东阳市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新锐研修班“现场改课”专题研讨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分吴宁五校和实验小学两个会场进行,活动特邀省特级教师钱金明和孙超群莅临指导,活动由东阳市小学科学教研员何曙君老师主持,市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新锐研修班学员全程参与。
此次活动的流程是:选课——集体备课——试教磨课——现场改课(专家问诊)——改后展示——总结反思。
分组磨课 集智众筹
现场活动前,研修班学员分成8个小组,组成磨课团队。团队里的老师从个性化独立备课到反复头脑风暴进行集体备课,逐步完善教学设计,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案初稿。
现场改课 把脉问诊
吴宁五校分会场
黄利双老师设计了“提出问题——做出猜测——模拟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环节,探究“四季变化与日地远近距离无关”。利用可视化实验器材,突破难点。李丹璇老师先引导学生感性认识手在杠杆不同位置时的用力情况,再用拉压两用测力计定量测出在不同用力点时的省力和费力情况,最后设置体验活动,认识杠杆的更多作用。
金斐斐老师通过感知摩擦力,自主设计实验,对比分析研讨,拓展应用四个活动,探究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黄琳容老师通过聚焦肺活量概念,感受并测量肺活量,研讨发现影响肺活量的因素,思考如何提高肺活量,引导学生认识肺活量及与健康的关系。
四节课后,特级教师钱金明当即对四节课进行深度剖析,为四个团队的老师进行了详细的“把脉诊课”。钱老师从教材的解析、学习活动的设计、问题的设置、活动过程的指导等方面多方位对4节课给出了“改课”建议。
实验小学分会场
张贞一老师设计了扔沙包、吃糖和蒙眼扔沙包三个活动,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感受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建立对神经系统的认识。卢赪老师以直接出示钟摆挑战赛激发孩子的兴趣,再以小试牛刀制作10秒钟摆动10次的摆动总结出策略,接着提出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动,学生在经历设计方案、制作、测试、改进等一系列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金珊珊老师设置了生活化的情境,自然过渡到学习内容,让学生展开探究,探索香燃烧的规律,最后总结一切有规律的事物都可以用来计时。朱奕洁老师带着孩子们经历“材料探索——了解实验步骤——实践操作——原理分析——生活应用”五个环节,探究热气球,建构“空气受热会膨胀上升”这一科学概念。
活动中,特级教师孙超群充分肯定了各备课团队的尝试与努力,并从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学习活动的有效设置、学生思维的有效推动等维度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建议。改课环节,既有课堂实践的润泽,又有理论知识的滋养,让老师们拨云见日,习得其法,收益满满。
再现课堂 磨出风采
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小组重构设计,11月9日,各组再次展示。各磨课团队尝试将一个个小活动,整合成大活动,同时给学生设计合适的支架,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助学单,合作探究获得数据,组内研讨解决问题;设计有深度的研讨环节,以问题为支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以事实说话,让学生用科学思维方式,从事实中归纳出本质规律,建构科学概念。改课后,教学结构更加紧凑清晰,研讨更加充分有效,执教老师能在有序推进的活动中提升学生思维。
最后,东阳市小学科学教研员何曙君做活动总结,小学科学骨干班的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全员、全程、全面深度参与,共同经历一节好课诞生的全过程。“现场改课”让学习真正发生,让研究真正发生,让教师有方向有方法地把课上好。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