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嘉兴嘉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教育实验区(镇)之“金山—嘉善”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活动
2023/12/25 11:34:34 阅读:73 发布者:
“区”动成长·“研”途有你
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理念在我县小学科学学科中的有效落实,加强“金山-嘉善”的深度交流研讨,11月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教育实验区(镇)之“金山—嘉善”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活动在嘉善县大舜小学举行。金山区自然教研员史加祥携区域骨干教师团队、嘉兴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吴标清、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沈菲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教育实验区(镇)全体科学老师及嘉善县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教学展示 名师引领
上午第一节课由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嘉善县大舜小学蒋迎老师执教《身体的运动》。蒋老师以体验活动“伸直手臂”聚焦课堂,通过学生切身体验引导其初步认识人体的运动系统:肌肉、骨和关节。接着,通过驱动型任务建构一个“屈臂运动模型”,引导学生再体验、再思考,以模型的建构和分析,助力学生科学思维的生长。
上午第二节课由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徐育红老师执教《身体的“联络员”》。徐老师借助“卡牌反应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通过反复的游戏体验,引导学生分析并建构身体的神经系统模型。徐老师的课堂,融学于乐,促学于思,在趣味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上午第三节课由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的王幼华老师执教《小小电报员》。王老师以影片中的电报员引出驱动型任务“发电报”,通过常见的生活材料,为学生搭建支架,营造轻盈课堂。学生在构建电报机模型—改进电报机模型—优化电报机模型—应用发电报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探究欲的深度激发与思维的层层递进。
下午第一节课由金山区自然教研员史加祥老师执教《测量时间》。史老师从科学史的角度引领学生感受古人在烤肉时“如何控制烤肉时间”为驱动,一步步从呈现水钟原始模型、测试原始水钟、主动发现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到动手实践验证。史老师的课堂将“学为中心”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实现思维的攀升和关键能力的提升。
下午第二节课由金山区亭林小学朱思琪老师执教《显微镜下的植物》。朱老师以“绘制植物模型,启动建模任务”推进课堂。引导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呈现原始模型,接着借助放大镜观察,改进模型,最后通过自主学习显微镜的应用,完成显微镜下植物模型的观察与构建。在课堂上,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型建构思维级级提升。
主题报告 智慧分享
课堂展示结束后,金山区亭林小学的张怡柔老师给大家做了《小学科学模型建构的教学实践》微报告。张老师从解读新课标“模型建构”开始,给大家解析了科学模型建构教学的流程:“问题锚定—原始模型—调查实践—过渡模型—实践应用—改进完善—科学模型—解释迁移—问题锚定”。接着以《测量时间》、《显微镜下的植物》、《水的浮力》三节课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小学科学课堂的模型建构教学实践。
圆桌论坛 互动点评
本次圆桌论坛由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硕士小学的吴梦菲老师主持下。论坛伊始,几位上课教师分别以自己执教的课例为基础,结合课堂学生表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及课堂达成效果。名师们的阐述激起了现场所有听课教师的思考,老师们纷纷参与其中,从课堂设计、学生思维发展、两地教学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论坛期间,史加祥老师向我们分享了金山区小学科学团队在学生模型建构、思维培养方面的宝贵教学实践经验,并强调: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一线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思维,并要不断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课堂实践。接着,吴标清老师从学生科学思维生长出发,对今天的执教教师及其课堂教学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他强调:课没有好坏,但可以改进与成长。论坛最后,沈菲菲老师做总结发言,她表示感谢史老师及金山区的骨干教师团队给我们嘉善带来的精彩课堂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感谢吴老师做的精彩点评。她希望,我们嘉善的老师要多学习上海金山区的教学经验,多探索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实践。
相聚虽短,情怀绵长,本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教育实验区(镇)之“金山-嘉善”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活动在掌声与笑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本次交流,相信我们两地会不断加强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力量,共谋教育发展大计,携手并进,实现教育共富!
来源:嘉善小学科学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