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温州:乡村振兴有我,评价智领未来—2023年温州市小学科学乡村教师教学风采展暨分项等级评价研讨活动
2023/12/25 11:24:53 阅读:95 发布者:
为展示优秀乡村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探索推广小学科学分项等级评价,2023年11月2日在瑞安市陶山镇中心小学举行了温州市小学科学乡村教师教学风采暨学科分项等级评价项目研讨活动。温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陈锋及各县(市、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和乡村教师代表等共150多位老师参与活动。
01
聚焦课堂提素养,乡村师生展风采
第一节课是瑞安市陶山镇中心小学黄蓉老师执教《测量降水量》,她以招募小气象员为情境,通过制作雨量器、和模拟测试温州各地区的降水量,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于无形,最后的项目作业鼓励学生对陶山镇降水真实测量,将本课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第二节课《运动的小车》,来自永嘉县沙头镇中心小学叶海冬老师以运动和能量为本课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索改变小车速度和能量的大小关系。有创意的板书直观的反应和总结了实验结果。最后,通过生活标语将课堂延伸,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第三节课《风的成因》,来自苍南县南宋镇小学陈文娟老师快速聚焦问题。教学方法线清晰,实验指导详细。通过羽毛的飘动和白烟的流动路径更好地帮助学生总结空气的流动方向。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小梅老师从课标角度出发,立足大单元背景做了专业评课。王老师在遵循学科逻辑,遵循学生逻辑的原则下,肯定了老师课堂教学,并指出基于农村孩子的课堂,应该如何扶的恰到好处。同时王老师还给做课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意见,让与会的老师深受启发。
02
立足教研生长点,三个区域亮特色
瑞安团队以“乡村教师学习活动设计能力”为区域亮点,瑞安市陶山镇碧山小学叶建芳老师做经验分享《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科学学习活动设计》。叶老师通过自我反思指出传统单一科学课有活动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层面,学生参与活动时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教师常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开展活动等问题,并从如何更好的“教教材”“用教材”“课堂学习活动”三方面阐述了更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设计。
永嘉团队以“乡村教师科技辅导能力”为区域亮点,永嘉县碧莲镇中心小学蒋记望老师作经验分享《碧水莲山,科教筑梦----乡村小学科技教育实践探索》。蒋老师注重科技教育,分享了组建校航模队,开办校航模社团并带领学生参加航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事例。同时还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苍南团队以“教研共同体建设”为区域亮点,苍南县南宋镇小学薛海值老师作经验分享《“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以团队研课》为例,薛老师先从新课标角度审视“空气”单元所处的位置,再通过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学习任务。最后从模型改进和记录单改进等角度阐述了团队分工合作,智慧生长的磨课历程。
03
探索学科新评价,赋能儿童大未来
龙湾区海滨第二小学王洁慧老师作班级经验分享《小学科学学业分项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王老师从分项等级评价、表现性评价、单元评价量规等方面向大家分享了她“素养评价”的研究过程与成果。
瑞安市塘下实验小学潘良晓老师作学校经验分享《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七彩科学”学业评价》。潘老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在构建“七彩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营造“七彩科学”评价分享内容,创建“七彩科学”精准施教策略,评建七彩科学评价研究成果四方面分享了校“七彩科学”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应小敏老师做专题报告《浙江省小学科学综合评价指南解读—以平阳探索为例》。应老师指出,学生评价目的不仅仅为了诊断,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激励学生更好的发展。应老师从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评价框架等方面进行解读,阐明每一学段的评价标准与实施建议,以学科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为例,来呈现如何依据学段学业要求来设计评价,分项如何在操作层面上落实,并结合平阳区域的实践,分享了评价改革研究路径与分项的操作策略。
最后,温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陈锋老师对本次活动做总结,陈老师对三个团队的三个亮点给予充分肯定,对于会场老师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表达了赞赏。他指出乡村教师应尽量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课堂,特别强调了备课规范、板块清晰、研讨深入等几项教学常规。针对学科分项等级评价,他提出了“四要”,要更新评价理念、要发挥激励功能、要校本对标创新、要借助他山之石。
这场高质量的沉浸式教研犹如指路明灯,指引着乡村教师的成长,指引着全体教师探索评价改革。参会的老师们在学习中不断收获,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相信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每位教师都将持续同行,共同成长,助力乡村振兴,探索评价改革。
来源:小学科学温州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