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心育护航,逐梦前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教研团队专业能力交流汇报活动
2023/12/25 8:54:22 阅读:126 发布者:
为提升吉林省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促进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育人效果,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按照吉林省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部署,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培训部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在2023年10月24日召开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校)域教研团队专业能力交流展示系列活动(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作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进行专场汇报和交流。来自全省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教研员、教师四百余人在线上参会,互相学习研究促成长。
会议由吉林省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裴娜老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研副校长刘玉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研组组长韩丽、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由校区备课组长林蕴博、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备课组长张囝囡针对东北师大附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建构、课程建构、心理咨询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依次汇报。
刘玉新副校长先介绍了东北师大附中常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构。东北师大附中心理健康工作以“三三四四五”为体系,坚持 “关注全员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促进特殊个体人格完善”三个原则;明晰“适应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提升性目标”三级目标;实施“形成健康自我概念”“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科学生涯意识”“获得主动调适能力”四项工作内容;发展学校规划、专家引领、自主调节、家校合作四条途径;建立课程教学系统、学生活动系统、咨询干预系统、团体辅导系统、协同育人系统五项操作系统。除此之外,刘玉新副校长着重介绍了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以科学性、协同性、系统性、普遍性、差异性、针对性为基本工作原则,建立起涵盖发展、识别、预防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通过常规心理课程、心理活动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心理弹性;通过心理测试、筛查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识别;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协同育人系统对潜在心理风险学生进行预防。
附中心理健康教研组组长韩丽老师紧接着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模式。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心理课程致力于通过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课程指导机制,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心理发展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心理发展的持久动力。在心理课程模式上,主要通过常规性心理课程、团体辅导课程以及家长-学校系列主题讲座,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各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现状、特点及需求,设计适合学生的课程主题。如高一阶段的常规课、团辅课及家校讲座更侧重于高一新生的适应与辅导;高二阶段常规课、团辅课及家校讲座则更侧重于学生的发展性问题;高三阶段,各形式课程设计更侧重于减压与心理调适。韩丽老师强调学校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开设了27年,收获了各届学生们的喜爱、家长们的认同、学校的支持。接下来,我校心理教研组将继续以积极为核心、主体为特色、以丰富的心理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培养意识和自我完善品质,为学校更好发展添砖加瓦。
附中自由校区心理备课组长林蕴博老师介绍了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活动工作。东北师大附中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打造了四位一体的心理支持体系,包括筛查、辅导、咨询、干预四个组成部分。自2008年起连续15年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档案,并且从横向、纵向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学生呈现的心理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在心理辅导方面,常规心理课程从高一开设至高三,学生的小困扰可以随时随地找心理教师进行解决。在心理咨询方面,拥有一支专业化、高水准、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教师队伍,每周向学生开放15个以上的预约空间,为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支持。在心理干预方面,心理中心的教师团队除了通过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危机干预技能外,也面向班主任和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开展定期危机干预讲座和培训。在心理活动上,也组织了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如绘心心理社团活动、心理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耳语心空心理健康报、心理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备课组长张囝囡老师介绍了学生心理活动与教师心理活动。净月校区除了心理课程以外,还以社团和大型活动的形式传播心理知识,提升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净月校区成立了“静悦”学生心理社团,主要的活动内容就是编排校园心理剧。心理剧作为集体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治疗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舞台来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帮助参与者将心理事件,透过剧情表达出来。通过扮演某一角色,参与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帮助自己和他人改变错误的思维习惯和错误的行为模式。同时,也举行了一系列心理校园活动,心理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除此之外,净月校区也针对教师群体成立了教师心理协会,通过心理辅导课程和游戏让老师们提高幸福感,以积极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
最后,吉林省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裴娜老师充分肯定了东北师大附中的心理健康工作,对学校心理教研团队给予高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的心理师资队伍专业力量强大、专业底蕴深厚,是附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力保障。附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提炼总结,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的模式,在省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最后,裴老师表示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影响的,未来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应以专业心理工作者为引导,形成家庭、学校、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引领带动更多人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集多方力量共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转自:“吉林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