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教材厅函〔2023〕3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精神,继续深化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吉教办〔2020〕146号)的相关要求,不断提升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研组长服务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于2023年10月7日至12日举办了“省培计划”(2023)——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研组长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以提升校本教研能力,破解教学疑难问题,更好地适应高考改革为主题,来自全省各地区普通高中教研员教研组长共 150人参加了这次小班化同步线下培训。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义教及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组成员程晓堂教授为参培教师做了题为《通过优化考试与评价引导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的讲座。程教授与学员共同讨论了目前考试与评价的提升空间,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考试与评价的建议。程教授指出,要减少考试频次、不能一味以高考形式和要求为参照,要学习命题理念和技术、提高命题的质量,并真正落实考试以外的其他评价方式。也以写作考试与教学为例,阐释了如何实现教与学的转变,分析了高考英语写作试题的新动向,并从英语高考写作题主要考查的能力类型、这些能力的培养途径等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充分讲解了面对新高考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校本教研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东北师大附中英语学科教研室主任师雅巍老师做了题为《以校本级课程实施方案为驱动的校本教研》的讲座。师老师以附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为例,重点介绍了校本教研专业共同体的确立和实施策略。东北师大附中充分发挥集体互助互策的作用,更新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标准,实现了校本化教学;以学科建设中的PBT与CBL发展模式进行校本化科研;以基于校本实际研究的语言教学实践不断充实校本化课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郎宇主任为学员作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的主题讲座。郎教授以“一个根本问题,两个方针,三个传播、三个塑造、三个地位,四个主体,五个育人目标,六个下功夫,七个第一,八个学会”导入,解读了教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分析了目前教育面对的重要问题,并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做出了细致的指导。也从新时代新形势角度分析了习总书记提出的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用具体贴近生活的例子从宏观的角度向每一位教师发出号召: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英语教研员吴楠老师以《影视赏析实践探索》为题目进行讲座,解读了课标对影视赏析的要求,提出了影视赏析作为选修课程应确立的课程目标,并从与教材的融合和与校本教材的结合两方面以教学实例解析了影视赏析的实践途径。吴老师提到,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机融入教师节选的短视频,进行教学辅助;在选修课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电影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影视内容具有言语地道、适合模仿,情境真实、文化丰富,震撼视觉、逻辑自洽等优势,应有效落实。
吉林一中教研组长孟召娟老师以《教学语篇分析实践探索》为题进行了讲座。孟老师从她对教学实践的理解入手,阐述了语篇在英语教与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语篇教学的办法与建议。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孟老师解析了两节语篇教学的典型课例,并总结了常见的语篇分析的八个角度,提供了语篇分析的高招。
新教材与高考试题的关联性紧密关系着教材的使用情况,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编辑室编审张献臣教授为参培教师做了题为《新高考试题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关联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的讲座。张教授深入剖析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关系,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理清了高考、教材、教学和新课标之间的关系,解读了高考的命题导向。课上,张教授运用实例解读了基础年段教师要如何基于大问题整合单元内容,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及高三一轮复习中要如何做好教材内整合和教材外整合的大单元教学的问题。最后,张教授就深度阅读教学的方法以文本解读的五个维度进行了举例说明。
校本教研专业共同体的建设需要专业的引领,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姜莉教授做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校本教研专业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的专题讲座。姜教授从校本教研专业共同体建设必要性、理论基础、运行模式、可持续性发展四个方面展开话题,提出建立校本教研专业共同体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姜教授指出,新课程体系有着新理念和新挑战,应创新教师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从而实现外语教师可持续的专业性发展。
姜教授通过具体实例,向教师展示了基于课上所讲的实践共同体理论、活动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可形成的校本教研共同体教研模型,为参培教师优化本校校本教研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操经验。此外,面对校本教研共同体建设和运行的现实困境,姜教授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保障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姜教授也提出希望:努力建立以人为本、多元参与、赋权增能、扁平治理的校本教研专业共同体。
新高考带来了听力试题的新变化,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研究员隋人珠老师做了《关于听力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专题讲座。隋老师首先细致解读了课标等内容对听力的要求,并通过分析考情和教情,从通过“听”实现促学、通过“听”落实整合、通过“听”培育素养三个维度,分别从what、why和how三个方面以高考真题为实例解答了现在听力教学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和如何做好的问题。隋老师指出,要在听力教学中发挥功能意念的价值、将听力内容结构化、整合课程内容,指向素养发展。
吉林省高中英语教研员徐卓老师作了题为《吉林省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讲座。徐卓老师首先简要强调了《方案》的依据、目标、框架和措施。基于详实事例,徐卓老师总结了五年来全省以《方案》为抓手取得的可喜变化。结合典型案例,徐卓老师着重论述了当前需重点突破的语篇分析、阅读理解课问题设计、语篇言语赏析课关键环节、听力教学、读后续写教学、知识教学、报刊阅读等方面的提升着力点。通过一系列的务实举措,很好地回答了“怎样使学习和成长发生”这一问题。徐卓老师指出,各校教研组长要以《吉林省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方案》为重要参考,结合本校实际,组织讨论并编写《校本英语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体系、主要任务、落实措施和时间表等内容,并以此为抓手,有效统整常规课程和实践课程、课堂与课外、教学和教研、年级和年级,促进素养落地,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
本次培训中,参培教师走进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东北师大附中的韩玲、宁颜佳、由玮、王艳飞老师作了微讲座和示范课。
东北师大附中高一英语备课组长韩玲老师以《2023年英语高考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为题进行了微讲座。韩老师对高考试题的出题方向、考查方式进行了整体分析,并解析了2023高考试题各个题型具体试题,也为大家提供了有效教学的建议。
东北师大附中宁颜佳老师讲了一节读后续写写作策略指导课,主题为如何构建完整丰富的情节,以“读-构-写”三步骤完成续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文章的四个主要信息,然后在构思的过程中,通过设计核心人物的动作和情绪,推动故事情节协同发展,通过增加描写、对话、概括陈述等细节,活化核心场景,使故事情节完整丰富,核心人物立体鲜活。宁老师不断地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对场景、动作、情绪进行细致的描写,将核心人物塑造的更饱满,体现核心人物成长的过程和结果,启迪学生积极反应,学生在课上完成了续写语篇。
东北师大附中由玮老师讲授的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语言学习课,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介绍了萨勒克国家公园。由老师充分利用课前作业的引领作用,学生在课前作业中落实了阅读理解课中的重点内容,并提供支架,促进学生充分关注文章中描写的方法,为言语赏析课奠定了基础。课堂上,由老师在作业检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析—赏—仿的角度逐段赏析文章中的言语并进行练习。课后作业为描写长白山的文章,是同类型文章的仿写。
东北师大附中王燕飞老师以 “文化”主题语境下的单元复习课。该大单元整合了人教版教材B2U1,B2U4,B3U1,B3U3四个单元的内容。王艳飞老师通过对课前作业的检查,引导学生重点复习了大单元有关“文化”的内涵、表达、一词多义等内容,利用阅读语段的练习和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获得了表达自我态度与情感的方法。课上,学生进行关于MyFavoriteFestival的征文写作,介绍节日基本情况及一次庆祝经历及感受。
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离不开单元整体教学,吉林市毓文中学高级教师刘丽伟老师分享了题为《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的讲座。刘丽伟老师解析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立足于教材的(自然)单元整体教学的what,why和how这三个问题,并以一个单元教学设计的实例充分讲解了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刘老师也给出了实践课与单元测试的建议。参培学员充分认识到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计划在校本教研中推行单元整体教学。
关于学校对新课程的具体实践,德惠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史锐老师为教师们做了题为《德惠市实验中学英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3年修订)》的讲座,史老师以德惠实验中学的自身的做法为范例,和参培教师一起分享了德惠市实验中学英语组教师们对于新课程实施方案的理解和探索,也讲述了在实施这一方案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促进了参培教师对高中英语新课程落实的信心。
做作业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延边州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室主任郑春艳老师进行了《新课程背景下作业设计与实施》为题的讲座,郑老师以纲领性文件和课标为依据明确了作业的定位,又以字典、专家论文等为依据分析了作业的内涵。基于延边州作业设计大赛中反应出的问题,郑老师提出了设计作业时要考虑的问题。关于作业设计,郑老师以多个作业案例说明了作业的类型、作业在教学中的历程等内容,强调作业要体现学生“学”的需求。
通过六天的培训学习,参培教师提升了校本教研能力,获取了教学难题的破解方式,明确了引领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改革的方法。此外,本次培训促进了全省各地区教研组长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为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
转自:“吉林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