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同心•共生•互鉴•齐飞——吉林省初中历史学科教研工作交流会暨教研员联系点、基地校教研会成功举办
2023/12/25 8:36:36 阅读:207 发布者:
9月21—22日,为进一步推进学科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引领全省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与教研的方向,继续深入开展教研员联系点校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学科素养的提高,由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主办、长春力旺实验中学承办的“同心·共生·互鉴·齐飞——吉林省初中历史学科教研工作交流会暨教研员联系点、基地校教研会”在长春力旺实验中学报告厅举行。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主任张岩、长春力旺实验中学副校长南雨娜、全省各地初中历史教研员、骨干教师、联系点和基地校教师,共500多人参加交流研讨会。
教研工作交流会由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历史教研员张燕主持开幕。
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主任张岩讲话,重点阐释“立足课堂、提质增效”“教研引领、专业提升”“助力点校、比翼齐飞”的会议宗旨,同时肯定并感谢承办校的会务工作。
长春力旺实验中学副校长南雨娜为大会致欢迎辞,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和课程特色。
9月21日,六位名师进行了观摩课展示。长春力旺实验中学的白伟健老师以大概念统摄下大单元的设计理念整合教材,重构教学内容,甄选经典史料,循循善诱,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太平天国运动》史料研读课;延吉市第六中学的水喆老师以大克鼎的前世今生为线索设计了《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和学生共同完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文物穿越之旅;通化市第二中学刘德文老师的《钢铁长城》,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开拓学生眼界,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国防教育和家国情怀的视听盛宴;吉林市第七中学的井庆涛老师以马克思理论源自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焕发新生机为线索设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课,感受伟人的情怀与理论创新的世界意义,坚定了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王坤老师的《百家争鸣》,精选素材,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回到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探讨诸子百家提出的种种救世方案及其带来的思想和文化繁荣,梳理思想家提出救世方案的内在逻辑,底蕴深厚;松原市滨江中学顾楠老师的《新文化运动》一课,史料丰富、设计新颖、构思精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历史,重温民主与科学的时代呼唤。
六节展示课各美其美。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丹老师、延边州教育学院董迪老师、通化市第二中学宿春宁老师、吉林市教育学院董雯老师、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梁闯老师和松原市滨江中学徐艳辉老师评课,从核心素养落实、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设计亮点等角度对六节展示课进行高度评价。
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丹老师、白城市教育学院王丽红老师、延边州教育学院董迪老师、白山市教育学院姜影老师四位教研员分别主持了课堂观摩和专家点评环节。
9月22日,辽源市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金鑫老师主持联系点校观摩学习汇报交流。敦化市第一中学的尹婷婷老师、辽源市第十四中学的马晶老师、通钢第三中学的李祥民老师、前郭县第三中学的王宏芳老师做主题发言,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为大会同心共生,互鉴齐飞做了生动注解。
松原市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黄伟宏老师主持“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主题论坛。长春市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张波老师、白山市第二十中学时佰强老师、四平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兴汉老师做主题发言,他们从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和新课标精神,结合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从分层作业、实践作业、跨学科作业的设计策略、实施路径等角度分享教研成果,令参会教师受益匪浅。
四平市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王静老师主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主题论坛。东北师范大学张晓华教授做题为《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开发及其注意事项》的专题报告,为一线教师实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指明方向。长春力旺实验中学张宏旭老师以学校特色井冈山项目式研学为例作专题发言,从实践层面介绍了项目式学习从设计到实践,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实践探索过程,在做中学习知识、技能,解决真实问题,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提升。
本次研讨会是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提出的“齐飞工程”统领下,汇集全省学科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名师示范作用和教研团队的指导引领作用,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助力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期望通过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交流、培训活动,省市县校学科教研团队紧密团结,同标共振,比翼齐飞,实现共赢。
转自:“吉林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