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活动】集思广益求突破,研思同行有生成——道德与法治第七组共同体小组活动
2023/12/22 17:26:49 阅读:104 发布者:
道德与法治共同体第七组小组活动
集思广益求突破
研思同行有生成
秋之美,在于沉淀和收获,教之美,在于专研和突破。11月8日,我们再一次以思政的名义出发,以成长的名义重聚于台州市双语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第七组共同体小组活动
课例展示
杨健老师执教的《中华文化一家亲》非常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此课内容涉及面广,所承载的信息量大,需要整理大量的资料,而收集资料和汇报展示都是学生或独立或合作加以完成的,学习成了学生们自已的事。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的综合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的精神,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配以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启迪思维,步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充分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观点分享
01
下陈中心校 陈佳倩
陈佳倩老师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说课主题,将教学过程设置为“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理解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对民族一家亲的理解”,层层推进,落实培养学生责任担当中的国家认同,实践创新中的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实现从认识到情感到行动的上升。
02
下陈校区 何雨阳
何雨阳老师的作业设计以“观民族分布、思民族平等、探民族共富”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了民族流动调查员、民族平等守护者、民族共富宣讲者三个任务,层层递进,逐步提升,让学生理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3
椒江区实验小学 沈丹青
沈丹青老师作《挖掘好资源,培植爱国情》观点报告,她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即将实施的时事热点,从理清缘由、明晰资源和设计活动三个维度入手,把握教材的编排用意,引导学生在课程资源“润物细无声”的关照下不断去体悟,从而将爱国主义教育悄然无声地落到实处。
04
台州市双语学校 宋春博
宋春博老师时事述评主题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宋老师以巴以冲突为切入点,引出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以及组织2023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的意义和深远影响,最后概括了台州援疆工作的成就。整个发言有逻辑,有层次,有高度,让孩子们在思想意识上对“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有了更深的理解。
05
台州市双语学校 陈素素
双语学校陈素素老师时政述评的题目是《听亚运潮音,逐时代巨浪》,以杭州亚运会“智能”的办会理念切入,通过三次亚运会比较,感受国力之巨变,以及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创新意识。
研思同行
课后,组员们就《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展开热烈的讨论,说亮点,提建议,为打造更高水平的课堂献计献策。
最后,丁为群老师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她先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课例来引导老师们如何去解读教材,怎么去进行活动设计,在活动中重点关注学生生成资源,再针对每位学员的发言进行一一点评,为老师们指点迷津。
集思广益求突破,研思同行有生成。思考无声,教研留痕,丁老师的点拨,小伙伴们的建议……每一次的小组活动都会助推我们的成长。
转自:“椒江区小学道法与地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