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活动】聚焦作品关键特征 设计活动丰富体验 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二年期教师教学展示研讨1

2023/12/22 15:44:16  阅读:89 发布者:

研以深教,教以践研。为搭建新教师多元展示与多层交流平台,20231031日,“聚焦作品关键特征 设计活动丰富体验 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二年期教师教学展示研讨1”活动在奉贤中学附属小学小水晶剧场如期开展。活动由奉贤区教研员项青青主持,全区小学音乐教研组长及一、二年级音乐教师参加。

本次研讨围绕上海音乐出版社《唱游》中的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野蜂飞舞》这一作品进行“同课异构”,由奉贤中学附属小学的陈诺和星火学校的曾佶茹这两位二年期新教师分别执教。

陈诺选用小提琴独奏版本的音乐素材。

曾佶茹选用管乐伴奏版本的音乐素材。

课堂展示

陈诺引导学生对比聆听《蜜蜂与小熊》中勤劳活泼的蜜蜂形象与《野蜂飞舞》中的气愤着急的野蜂形象;通过了解野蜂翅膀快速煽动的发声原理,联想在小提琴快速拉奏、拨奏的音乐中“王子复仇记”的故事情节;创设高山、大海等音乐情境,学生根据音乐的高低、强弱变化通过划旋律线、身体律动、综合表演等方式表现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与故事情节。

曾佶茹设计光影游戏帮助学生感知音乐形象,随乐挥动的射灯笔清晰呈现了野蜂“飞舞”之态。在分段学习中,引导学生充分聆听、模唱主题旋律,并运用自己的特长技能现场示范小提琴拉奏与拨奏产生的不同音效所呈现的不同情景。其中,在听辨第二乐段中的强弱变化时,结合纪录片中的“野蜂攻击蜂鸟”片段,学生联想强音为其“蜇刺”动作并随乐表现,巧妙融合了生物特征、习性于音乐理解之中。

片区研讨

课堂展示后,教师按片区分组研讨,执教教师分别在组内交流课堂效果与授课反思,片区交流代表们对两位新教师的亲切的教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融合的教学理念、多元的教学方法予以高度肯定,同时也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对部分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方法提出相关建议,指出教学活动是联结课堂环节的关键纽带,但更是辅助理解音乐本体的重要途径。

活动总结

最后,项青青对本次活动总结发言。她首先对两位二年期教师的教学理念呈现与快速成长表示欣喜,而后基于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内涵、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解读教材,针对《野蜂飞舞》在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两个板块中的学习内容、学业要求和相关教学提示具体阐述。她从学生视角出发,预设学生对“野蜂飞舞”可能会产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并就作品重难点的捕捉和指导予以说明。她指出,二年级学生的欣赏课要坚持听觉为先的教学原则,设计生活化、趣味化、情境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表达感受、表现音乐要素和特点,平衡内容和活动的双向驱动以达成教学目标。

我们不断在教研活动中找到文件纲领中的理念落实,也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素养形成,持续感受着知行合一的教研所赋能的专业成长。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转自:“奉贤区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