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名师引领
促进学科发展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
也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
也许会有琐碎,却浸满美好温暖。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带动呼市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呼市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在市教研员李响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11月28日在第三十中学开展了第八期名师教研及推进国家通用语言联合教研活动。
活动信息
共研人员:
呼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李响
呼市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白淑艳
呼市第三十中学信息科技教研组组长:宝乐日
呼市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成员:刘小琳、王晓娟
呼市中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成员:达巴拉干
呼市信息科技教师:
刘美丽、姚茜茜(南门外小学万达分校)
张岩(新城区名都小学)
师佳欣(苏虎街实验小学)
孔伟芬、魏澜轩(实验中学东河校区)
苏雅拉(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
高晗、赵玮(锡林南路小学丰州路分校)
邢芳(东风路小学学苑分校)
武志花(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
李嘉宁(新城区东门外小学)
李颖(南门外小学昭乌达南分校)
白斯日古楞、赛汗(呼市蒙校)
王英、颜如玉(第三十中学)
王奕超(东风路小学)
课堂风采
五年级上册第11课《有条不紊管文件》
设计思路
本节课,白老师主要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升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能力掌握同类概念及技能的能力,着重体现“科”与“技”并重为主要目标,设计了课堂教学。细化及分析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
课标1:课标要求五年级学生能学会对个人的文字、
、音视频等文件,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不同维度进行合理分类,产生妥善保存、按需提取文件的意识。(落实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核心素养)
对应此课标的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
学生已产生学习需求,五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四年级画图软件、网络浏览、WPS 演示及五年级WPS文字,已积累很多个人的图画、word文档、演示文稿、网页及音视频等文件,学生通过使用这些文件已经感受到文件多而杂带来的不便,产生了整理计算机文件的需求和意识。
学生已具备整理文件的先提条件,通过学习第10课《简简单单看文件》已经学会分辨文件的类型。
基于以上两个条件,本节课主要围绕“学生学会按文件类型分类管理文件”设计教学环节。
课标2: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采用实践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学生能在学习生活中,借助数字设备/数字资源辅助学习/工作,提升学习效率。(落实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
对应此课标的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
学生已具备初步整理文件的能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等其他学科中,已习得一些分类整理物品/文件的经验方法。本节课引导从如何对生活中的文件进行分类管理迁移到计算机文件管理。
该课标要求学生能借助数字资源辅助学习,提升学习效率。白老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均以提升学习效率为主要目标设置了进阶任务。
如何借助数字资源辅助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1.从教材内容上来说,本课主要学习新建文件夹,复制、剪切(移动)、删除文件/文件夹的方法,理解路径概念。
学生复制、剪切、删除多个文件/文件夹,均可以借助数字资源辅助学习,提升学习效率。(详见教学流程)
2.复制文件/管理文件的高效方法。
(1)复制文件的高效方法:
从教材及机房所用系统版本分析,内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上的实例均以Windows7系统为例。目前东风路小学机房系统为Windows7,借班教学的第三十中学机房系统为Windows10,在不同的系统中实现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不一样。
Windows10提效方法:利用win10/11自带的剪贴板及剪贴板增强软件Ditto(详见教学流程)
Windows7提效方法:剪贴板增强软件Ditto,使用方法简单,符合五年级学生,能无限复制而不覆盖先前的内容,想使用时,按Ctrl+~唤出剪贴板(详见教学流程)
(2)管理文件的高效学习方法
感受Dropit高效自动管理文件软件,产生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软件高效学习的意识,详见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课前规范
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好一节课的基础。
由于信息科技学科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娱乐性高等等特点,信息科技课对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来说,有天然的吸引力和学习兴趣。也正是因为如此,信息科技课对学生课堂管理及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有更高的要求。
借班教学更是需要对陌生学生进行课前的强调工作。因此,白老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了课堂约定,拉进师生关系、增进互相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素养。
二、展示学习目标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是15分钟左右。课前展示学习目标并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合理分配一节课的时间及精力的能力,同时对本课学习内容有一些了解,做到学习不茫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巧设引课,迁移学习
(一)开课引出新人“蛋仔”,以小学生很喜欢的“蛋仔派对”中的角色迅速吸引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生思考并回答“观察蛋仔的书房,你有什么感受或发现?”“你会怎么整理这些文件?”等问题。
学生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及数学课学的整理方法,同桌讨论并总结整理文件的方法,如,按用途、名称分类整理文件等。
在教师引导下,将生活中整理文件的方法迁移到计算机文件管理中。
本环节,让学生意识到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计算机里,学会有条不紊地分类管理文件是每一个人必备的素养和能力。
四、任务驱动,提效学习
从该教学环节开始,学生围绕“帮助蛋仔整理计算机文件”这一核心任务,高效学习了完成任务需要的相关技能与理论知识。
任务(一):
学生分析“蛋仔”文件夹中的文件类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学习按文件类型新建文件夹。
规范命名文件夹/文件是信息科技课学生必须培养的一项学科素养。规范命名能更便于查找文件,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因此,在新建文件夹时,教师着重强调并举例说明了文件夹/文件的名称要简短能准确描述文件夹内容、用途等。
任务(二):
分类整理文件,移动文件至文件夹。
1.学生根据经验利用“拖动”移动单个文件。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选定多个文件,同时移动多个文件。
2.利用“拖动”移动文件的方法无法高效地移动所有文件。
进阶移动方法1:“主页”菜单中的“移动到”(win10系统,win7系统的该功能在“编辑”菜单中)
进阶移动方法2:剪切粘贴
通过练习学生学会了“剪切”文件的三种方法,信息科技学科很多技能及概念的学习都需要触类旁通,提炼方法。剪切的三种方法:右击菜单、主页菜单、快捷键,同样适用于管理文件的其他基本操作:删除、复制等。
对于计算机文件管理,及时删除无用文件及备份(复制)文件是基本的文件管理素养。该环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三):
触类旁通,利用“剪切”文件的方法,自主探索删除及复制文件的方法。通过问答、教师语言统一指导等方法,学生学会了恢复误删的文件。
五、概念内化,理解学习
1.回收站
该环节学生通过听讲初步理解“回收站”的概念——临时存储文件的系统空间(与剪贴板概念类似)。
及时清空并释放“回收站”空间是学生必备的信息素养。
2.路径
路径是文件的存储位置的表达。路径往往显示在地址栏中。计算机中的每一个文件/文件夹都有且唯一的路径。学生初步理解“路径”的概念,学会了通过路径分辨文件。
3.剪贴板
剪贴板是Windows系统用来临时存放交换信息的存储区域。该区域不但可以储存文字,还可以存储图像、声音等其它信息。
Win10剪贴板
(保存25条记录)
Ditto剪贴板增强软件
(保存无限文件)
剪贴板运行原理:体现信息科技“科”与“技”的并重
当我们在做「复制」「粘贴」或「剪切」「粘贴」的时候,操作系统会把剪切或复制的资料暂时先放到「剪贴板」中,当执行“粘贴”命令时,操作系统自动就会从剪贴板中把这资料抓出来。
剪贴板里存放的内容越多,耗用的计算机内存就越多,计算机系统运行会越来越慢,所以当不再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删除剪贴板中的资料,释放电脑的存储空间。(落实核心素养)
六、数字资源,协助学习
拓展:Dropit高效自动管理文件软件
学生观看Dropit高效自动管理文件软件在几秒内自动分类文件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信息科技的便捷和发展,产生利用数字资源(软件)协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意识,随科技发展与时俱进。
七、评价总结,整体学习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总结课堂,形成知识链。
三年级上册《键盘_下排位键》
设计思路
达老师以“帮助老师把教材当中的故事《夜游大森林》输入到计算机” 这一真实情境作为导入,并且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情境问题的具体步骤,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设计了下排位键指法初体验以及闯关练习下排位键的两个练习环节,旨在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和练习的机会。在情境环节中,老师讲故事,学生找出关键角色并第一时间说出对应的英文,并逐字母将关键词输入到文档中。最后,强调退出时保存文档,锻炼学生信息意识。
情景任务结束后,通过自制Scratch打字游戏的练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对下排键的肌肉记忆,逐步实现下排位键的盲打。
最后,教师通过网络问卷检核表的形式,在学生自我评价中结束了本节课。
本节课,教师以及真实的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充足练习,做到了真实的学习。
共思共研
在研讨环节,呼市教研员李响老师带领全体参会教师进行了分组研讨。听课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氛围好,课堂设计精彩,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课堂。同时,也真诚地给本课提出了其他的教学思路和改进意见。
李响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的课堂,对本次教研活动表示非常满意。这两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整个课堂呈现非常好,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发挥了示范带动的作用。在课堂中产生的小组教学真实有效,随机产生小组长,以学生带动学生,不为合作而合作。课堂评价自然、合理,相比纸质评价方式,电子问卷评价性价比更高,更适用于我们学科。
李老师认为现在的部分课程已经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老师们敢于创新、拓展课程的内容,鼓励大家学习达老师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与内教版教材进行教学。肯定白老师大胆引入了提高工作效率的课外内容,选择的内容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科技学科的热爱。
李老师建议课堂内容要与学科核心素养对标,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及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及时学习了解,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并落实新课标。她指出白老师对于剪切板原理的讲解,科普学科道理体现了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的转变,落实了信息科技学科“科”与“技”并重的理念。
最后,李老师强调信息科技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落实信息科技四个核心素养。鼓励老师们敢于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
四季耕耘育桃李,
立德树人勇担当。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呼市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
带领信息科技教师在育人的岗位上,
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谱写了执着、勤奋、谦逊、严谨的动人篇章。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