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动态】研讨备考提质量 教研蓄力共前行——乐清市初中体育中考备考策略研讨活动暨第六届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
2023/12/22 8:47:05 阅读:106 发布者:
研讨备考提质量 教研蓄力共前行型
乐清市初中体育中考备考策略研讨活动暨第六届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
为促进各初中学校开展中考备考教学研究,提高初三教师中考备考的质量和效率,交流体育中考的备课策略,推进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23年11月21日在乐清市育英学校(初中部)举行了乐清市初中体育中考备考策略研讨活动暨第六届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本次活动由乐清市体育教研员张乐荣老师主持,活动分以下三个环节:课堂展示、评课探讨、专家讲座。
01
课堂展示环节
课堂展示环节,育英学校陈奇老师和柳市镇第六中学钱超凡老师围绕体育中考项目,分别展示了《综合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和《耐久跑的练习方法2:匀速跑+各种跳跃+莱格尔跑》。
陈奇老师极强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堂课流畅自然。陈奇老师通过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篮、一分钟跳绳、前掷实心球和体能跑,展示了一堂高质量的常态课。这节课通过任务驱动和小组化的模式引领学生学练,层层递进,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体验“学会”,并享受“勤练”的乐趣。
CIVILIZED
CITY
钱超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心率监测让学生学会自我监测并判断自己的运动强度是否达到本课的要求,利用匀速跑、图形跑+匀速跑+各种跳跃、莱格尔跑、数字趣味跑等组合练习,通过速度变化来调整呼吸,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训练的兴趣。
CIVILIZED
CITY
02
评课探讨环节
姬建恒老师根据课堂“七个一”的评价标准对陈奇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姬老师说提到一节课的练习密度是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标准,在体育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下,我们应当提高对自己对课堂的要求。另外姬老师提出,同样的项目,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采取因材施教,不一样的练习方法,会产生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励亚芬老师从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组织小组化三方面点评了钱老师的课堂。钱老师以耐久跑的技术学练为主线,落实以“能力为先”的价值导向,以学为中心,牢牢把握“学练三个一”,来发展提高学生耐久跑的有氧、无氧耐力等素质。钱老师以“三有四化“为运动导向,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组织小组化”展开教学。在课堂中,他在教会学生正确的耐久跑技术要领的同时,通过组合多种形式的跑跳练习(如小马跳、滑雪跳和跨步跳)和游戏比赛,提升耐久跑的趣味性。正因为钱老师这些独特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虽然累但很快乐。
03
专家讲座环节
随后,乐清市体育教研员张乐荣老师根据2023年乐清市初中体育学业成绩数据,进行了《2023年乐清市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成绩分析》讲座。
专题讲座
一.抓住关键问题,提高成绩效果
张老师就2023年乐清市体育中考数据,对各个学区的体育中考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切实的建议和改进策略:首先着重加强女生的耐力跑,通过分组、游戏、图形跑、定向跑等方法加强女生耐力跑成绩;其次,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优势,“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进行中考选项。例如:爆发力好的学生优先考虑立定跳远、实心球(或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没有爆发力天赋的学生优先考虑游泳、跳绳、排球等。
二.教学内容结构化,学练赛构建大单元
张老师强调在“新课标”指导下,以“三有四化“为运动导向,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结构化”展开教学。通过体育大单元教学,对学习内容进行剖析、整合、重组和开发,构建“问题链”、“目标链”、“任务链”、“知识链”,使之呈现结构化的内容。针对初中体育中考,我们要思考如何将中考项目教材化,并且通过构建大单元,将每堂课落实到实处,不断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做到学生精准的学、高效的练、有目标的赛、高质量的评。
三.探讨备考策略,建立长效机制
张老师针对乐清市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点建议:
1.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每班每周三节体育课;落实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安排一次30分钟大课间活动。
2.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方案调整,成立校内体育中考领导小组,组织体育教师分析数据,合理结合数据进行项目的选择与指导,发现项目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分类情况。
3.体育教师要做到教学内容结构化,运用“教材三个一”、“技体融合”、“课课练”等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针对不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及布置体育家庭练习作业。
4.学校要对后20%的学生制定帮扶计划,如优生帮扶后进生、结对计划等。
5.有条件的学校可购置一些机考的器材,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机考形式。
来源:乐清体育教研
转自:“温州中小学体育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