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艾”主题单元课教学——广东省小学美术教研基地(深圳)教学研讨活动(宝安区专场)

2023/12/22 8:41:03  阅读:104 发布者:

携一份教研热情,驱散冬日里的寒冷。20231117日广东省小学美术教研基地(深圳)主题单元课教学研讨活动在基地成员校宝安区建安小学举办。本次研讨活动以“艾”为主题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呈现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思路。

出席本次活动的特邀专家有浙江师范大学李力加,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刘磊老师,深圳市小学美术教研员尹也,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晖;光明区美术教研员冯英杰,宝安区第一学区美术教研员张昆。建安小学党支部书记宋雪同志、副校长庄智慧全程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分为三场。第一场,建安小学第十届图画日记作品展;第二场,单元课程教学《天工造物一一草本·艾》课例展示及专家评课互动;第三场,李教授在《儿童个体生命的自由表达》讲座。

活动现场瞬间记录

01

现场一,建安小学第十届图画日记展览

02

现场二,单元课教学、评课互动

开场:建安小学党支部宋雪书记致欢迎辞,研讨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第一课时,吴松蔚老师执教《校园有艾》

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的吴松蔚老师通过三个大问题引领整节课的教学,问题一:如何观察艾的形态?问题二:如何表达艾的形态?问题三:如何理解艾的文化?引导学生观看思考、触摸思考,搓、闻思考等,多感官对艾的形、色、质、味等进行多细致欣赏·评述,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余泳达老师执教《五瑞图说》

桥头学校的余泳达老师以中国水墨画《五瑞图》欣赏作为起点,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技艺,体验工匠精神。余老师引导学生在中国五瑞图中进行有意义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五瑞水墨长卷,引导同学们交流中国传统绘画如何守正创新相关思考。

第三课时,罗丽萍老师执教《有艾相传》

西乡实验学校的罗丽萍老师别开生面的影视课中促进学生拥抱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理解当下影视制作已然成为大众学习与生活的记录方式。通过了解视听语言,分析拍摄技术,拟写拍摄计划,实践拍摄与后期接合素材成片等教学程序,让学生通过视频拍摄宣传艾向上生长、强劲生命力的艾形象,加深学生理解中国吉祥文化,民间风俗根据植物形、色、味、音、意赋予植物瑞性。通过影视手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刘磊老师点评:为什么过去从三维目标到现在的探索单元教学,其实这是人的培养问题。为什么现在提这个核心素养呢?还是人的培养,美术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设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我们的课堂始终要立足于人的培养。

李力加教授对本次《天工造物一一草本·艾》大单元课例进行总体评价:该单元课例是他走遍全国千所学校当中,所见的非常有价值的一个主题。艾蒿,这一主题单元艺术实践活动,再一次告诉我们,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更深层次的审美教育在于合规律、合目的的实践。艾蒿主题单元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逻辑地体现了教育美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蕴,证明,美术(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为人(学生)的心理建设。

03

现场三,李力加教授讲座:《儿童个体生命的自由表达》

建安小学校园图画日记展览活动坚持七年时间,本次展览赢得专家、同行们一致好评。李力加教授专门围绕此次展览现场展开讲座《儿童个体生命的自由表达——建安小学图画日记的启示》。

李力加教授高度赞扬了建安小学的图画日记展览作品,他指出美术就是美术教育和以美育人,图画日记对学生生命生长的意义。“以美启真”“以美储善”。认识论不仅要重视和研究人类(学生)的理性内化,也要重视和研究个体的自由直观,即人的创造心理。美术教师有什么样的对每一个孩子的观念,就可能会影响其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当美术教师拥有了儿童立场,就站在儿童(学生)的生命一端(角度)思考和判断问题、对待美术、从人文视角和跨学科高度看待美术学科教学,就一定会重视儿童(学生)的自主表达。李教授的讲授内容深入浅出,讲座中分享的内容对老师们在接下来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广东省小学美术教研基地(深圳)主持人、深圳市小学美术教研员尹也老师进行了小结:尹老师的小结中首先肯定了三节课所呈现出的创新与探索;站在课堂教学本体,尹老师期望大家厘清新一轮课改对美术学科教学的要求,不披着大单元教学外衣,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积极探索大单元课堂教学新样态;最后,感谢到会指导的专家、同行,感谢承办活动的基地学校领导对本次研讨活动的支持。

本次研修活动展示的课堂新样态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在专家的引领下,相信老师们将更加坚定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之路,让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转自:“深圳市初中美术省级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