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教研|核心素养下美术学科融合教学新样态
2023/12/22 8:40:18 阅读:68 发布者:
美育新样态
观摩 | 研讨 | 培训 | 交流
10月27日,广东省美术教研基地培训暨新课标下大单元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基地校龙华区鹭湖外国语小学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崔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钟国荣老师莅临指导。此外,深圳市、区美术教研员,广东省美术教研基地(深圳)基地成员,龙华区美术、书法教师代表共300余人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01
课堂观摩:
学科融合情景教学新探索
当天上午,由龙华区鹭湖外国语小学教师张帆、振能学校教师王雪杉,共同执教了主题为“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单元主题研讨课。两节课分别从经典水墨人物绘画长卷《流民图》以及“汉代第一俑”《击鼓说唱俑》为切入点,利用情景演绎、视听欣赏、合作探讨、谈话交流等学习形式,让学生深切感悟到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方法。课堂形式新颖,风格各异,教学环节紧扣,精彩不断。
课堂反思
张帆:
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挑战,将戏剧融入美术教学,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内涵。不能说这样的尝试就一定成功,这只是一个开始,美术课堂可以有更多的不一样,无论是从学习内容、形式和方法,我们都在不断尝试改革与创新,其根本目的还是落脚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养成。
王雪杉:
用同学们熟悉的“大明星”为话题导入,让学生认识到普通人物也可以成为大明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大明星。以实物观察、小组探讨、摄影情境,感受静态画面的定格,表演的夸张,让学生自己发现、体会,如亲临于博物馆般。
02
教研引领:
教师队伍齐思共研新思路
《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崔卫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从课堂的呈现可以看到两位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卓越。教师课堂中的板书熟练、美观。两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特别是情景的营造很成功。同时,崔教授也提出了建议和思考,认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两位老师都选择了以小主题切入,值得赞扬。但“小题”有了,“大作”还欠缺了一点。一节好课应当是“形散而神不散”,如何让学生更受触动,融入学习氛围,深入研究学习的内容,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和探究。
在龙华区美术教研员贺剑辉的带动下,现场听课教师积极发言,纷纷表达了对两节观摩课的感受及建议,研讨氛围浓厚,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上午活动结束,深圳市小学美术教研员尹也进行了小结。尹老师的小结中透露出肯定、期望和感谢。一是肯定了两节课所呈现出的创新与探索;二是期望老师们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深入研究艺术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大单元课堂教学新样态;三是感谢到会专家和参会教师,以及承办学校领导和美术教师团队对本次研讨活动的支持。
鹭湖外国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讲春做感谢发言。王校长亲切、幽默的话语,让在场的专家、老师们的脸上都布满了笑容。从王校长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高度支持,以及学校打造艺术校园的决心和动力。
03
专家讲座:
培训赋能课堂教学新视角
下午,崔卫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了主题为《核心素养下的基于新思维的美术教学设计》讲座。崔教授从“为什么要谈思维,思维与教育的重要性”谈起,再到“如何进行基于思维培养下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详细而生动地讲解了教学设计撰写的方法与要点,解决了一线教师撰写教学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和困难,是一次朴实而实用价值极高的经典讲座,让现场老师们受益匪浅。
广东省美术教研基地主持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体艺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宏武,对下午的活动进行了小结。感谢了崔教授给予深圳美术教师的宝贵分享与交流,感谢学校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和付出。
04
交流观展:
校园美育空间呈现新面貌
当天活动间隙,专家、领导和老师们还参观了鹭湖外国语小学第三届美术节暨大单元教学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更体现了学校在美术大单元教学中的深入探索和实践。
作为一所注重艺术教育的学校,鹭湖外国语小学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艺术教育资源和打造专业的艺术教师队伍。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依托了广东省美术教研基地的平台,得益于市、区以及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师团队的精心筹备,为参与者带来了一次难忘的学习和交流体验。
转自:“深圳市初中美术省级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