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为了精准把握新课标相关理念,在教学中始终关注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和心理需求,济南市景山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开展了“聚焦双新,深研爱学”教—研—评一体化专题教研,探索景山爱学课堂评价标准,深研爱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减负而不减质的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查问卷。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到:二年级学生普遍喜欢数学课学且认为数学很有趣。87%的学生有读数学课外书的习惯。80%的学生喜欢教师讲解——小组交流——老师归纳补充的课堂教学形式;90%的学生喜欢采用合作互动、活动等学习方式;75%的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会先自己反复思考,表现出爱学的品质。
综上发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关注知识需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爱学课堂评价标准解读
基于问卷调查,教研组结合大单元任务群教学,初步制定了从学生学习标准、教师教学标准、课堂标准、课程性质标准四个维度设计课堂评价标准。
1
立足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让学生“爱学”而且“会学”。“会学”要求教师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入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因此在评价量表中,重点关注学生课前准备、课上倾听、发言交流、活动操作等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情况。课堂上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高度关注每一名学生在课前准备、数学思维、课堂参与、学习情绪、同伴交往时所呈现的状态;让学生在自主、有效的课堂中得到各自的收获。在教师有意识的引领下去思考质疑,表达见解,在爱学课堂中养成学科素养。
2
立足知识重难点,设计生活化情境
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情境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以生活化的情境突出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借助各种资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并解决问题,在练习中注重习题的难易层次,因材施教。
在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中,关注教师自身的素质,关注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把握程度,关注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领和积极评价,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3
立足学生思维,设计交互式体验
交互式体验是在宏观教学情境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角色视角下,学生围绕某一个核心知识进行正向、逆向的反复联结,从而获得深度学习的一种习得体验。在评价量表中,关注学生的课堂情况及参与程度,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得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架构。
4
立足课程本根,形成良好数学意识
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注重课程内容结构化,关注教学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强调以核心素养为主轴,构建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单位和单元课时教学的组织形态,有效归纳、整合数学知识点或主题式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学研讨
本单元的主题是《角的初步认识》。角作为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贯穿于整个数学学科,是二维和三维图形研究中的基本要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角的概念,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辨析,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角的概念,学会辨认并画出角,并通过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学习,加深对角概念的理解。
通过分析学情,教师了解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有关角的知识。结合本单元的整体知识结构,二年级数学教研团队通过研讨将本单元的六个课时进行了大胆整合,将例1认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例3认识直角并且会比较角的大小、例5认识锐角和钝角整合为一课时,将画角和拼角作为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构建大单元教学。
执教教师王海玉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角、做角、折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悟自得,对角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用圆形纸折出大小不同的各类角,并给它们分类,学生之间比较折出角的大小。教师巧妙处理课堂生成,学生在教师润物无声的引导中悟出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口的大小有关,与方向、边的长度无关。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与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得出锐角和钝角的特点,并且明白不同的锐角、钝角大小可以各不相同。通过观察与操作等活动学生建立了角的空间概念,培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爱学课堂评价之成效
1
课堂评价促进深度学习
评价量表中“大单元教学主题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对教学进行组合和编排,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教学中教师通过大单元教学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认知、深度理解和深度体验。如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一单元时,教师将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整合,将知识进行串联,学生在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后直接学习周长,这样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2
课堂评价促进学习方法习惯的养成
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必会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在《5的乘法口诀》一课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会本节课中的5的乘法口诀,还让学生明白每一句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思,了解口诀中的每一个数字代表了什么,学生真正明白了口诀的编制方法和其中所包含的算理,为后面学习其他的口诀打好基础。
3
课堂评价培养良好数学意识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意识,当遇到较复杂的数学难题时,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画图的策略尝试解决,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如,在二年级解决实际问题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信息,然后根据关键信息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最后再列出正确的算式,并养成检验的习惯。经过长期训练和熏陶,学生自然会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题教研充分展示了二年级数学团队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成效,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有力提升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深入研究的能力,有效落实学生数学素养发展。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