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2023/12/21 10:15:21  阅读:81 发布者:

数学课上的脑力劳动是思维能力的试金石。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经验证明,如果从童年早期就使儿童通过“到自然界里去旅行”而真正受过脑力劳动的训练,那么班上就不会出现任何一个数学不及格的学生。

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的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我向教师们建议:如果学生有什么东西不能理解,如果学生的思维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毫无用处地折腾,那么就要请你们仔细地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你的学生的意识是否变成了一个正在干涸的小湖泊,它已经跟思维的永远生机蓬勃的源泉——即各种事物和自然现象的世界——隔绝了?你们要设法把这个小湖泊跟自然界、各种事物和周围世界的海洋接通,那时候你们就会看到,活生生的思想的泉水就会喷薄而出。

但是如果认为周围世界能自然而然地教会儿童思考,那也是错误的。如果离开了理论思维,客观事物就会像隔着一堵墙一样把儿童的视线遮蔽起来。只有在儿童能从他周围的事物中抽象出来即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训练脑力劳动的学校。周围现实的鲜明形象之所以不可缺少,乃是为了让儿童学会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正是周围世界的最主要的特征。恩格斯曾强调指出,黑格尔认为相互作用是一切现存事物的终极原因的思想是正确的。恩格斯写道:“我们不能追溯到比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认识相互作用是进行抽象思维的直接准备,——这一点是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条件。能不能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取决于是否学会了看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相互作用。

现实生活使我们深信,学生常常在代数面前束手无策,那仅仅是因为他没有透彻地弄懂自然数列的构成,没有达到已经不需要在基本的东西上再动脑筋,而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力量用到抽象思维上去的那种程度。正像儿童如果没有几千遍地读过那些组成各种词的音节,他的阅读就不可能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一样,如果学生不记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永远牢记、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几十个、几百个试题,那么抽象的数学思维对他来说就是完全不可企及的事。我力求使那些头脑迟钝的学生,首先是彼特里克,能够尽量多地掌握数学思维的最简单的工具——即加、减、乘、除的试题。

我们一起到自然界里去,我让彼特里克注意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解决的那许许多多的应用题。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坚定地相信:这一天彼特里克完全独立地解出了一道应用题。这孩子的眼睛闪闪发亮,他开始解释应用题里说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的解释是断断续续的,但是我看得出,以前像被迷雾遮住一样的东西,终于在这孩子的眼前变得清晰起来了。彼特里克非常高兴。我也轻松地舒了一口气:这一天终于等到了。这孩子连放学的时间也等不及,就跑回去,跟母亲分享他的快乐。妈妈不在家,他就高兴地对奶奶说:“我自己解出了应用题!”彼特里克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自豪。而纯洁的道德的自豪感,这是人的尊严的源泉。没有为自己的劳动而感受到自豪感,就谈不上培养出真正的人。

这件事引起了我们全体教师的深思。我们开始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待那些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作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学生什么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也许,一个孩子在1年、2年、3年内什么都不行,但是终有一天是能行的。思维就像一棵花,它是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让我们教会儿童思考,在他们面前展开思维的最初的源泉——周围世界吧。让我们把人类最大的欢乐——认识的欢乐给予儿童吧!

来源 |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转自:“中国教科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