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研究】李美菊: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有意识优化语言组织

2023/12/19 17:47:35  阅读:82 发布者:

1》回顾有效教学中教师的5种关键行为和5种辅助行为

首先回顾一下《有效教学法》这本书中提到的:

有效教学中,教师的5种关键行为:

1.授课清晰

2.教学多样化。

3.教师任务导向。

4.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5.学生成功率。

教师的5种辅助行为:

1.使用学生的想法和贡献;

2.组织课程内容;

3.提问;

4.探询;

5.发展师生关系。

可以说课堂上,教师5种辅助行为的运用是教师关键行为发挥作用的催化剂。

上一篇文章着重写了如何使用学生的想法和贡献,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今天继续读《有效教学法》,着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了解下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在组织要讲的内容和总结已经讲完的内容时做出有意义的陈述。

2》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有意识优化语言组织。

谈到教师如何组织课程内容,作者提到了一个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的名词“组织架构”。我在这里解释下:

书中是这样定义“组织架构“的:指教师在组织要讲的内容和总结已经讲完的内容时做的陈述。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两种方式使用组织架构:

1.在教学活动开展或者问题之前使用。

依然以物理课为例。

例如:上课开始时的导入环节。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过力的三要素,下面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力的三要素,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在力学题目中灵活运用力的示意图,因为力的示意图与牛顿定律,贯穿整个初中力学。掌握了力的示意图的应用,就是掌握了一种针对力学题目的超级武器,威力无穷。

在这个示例中,大家会看到:

“组织架构“使用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开场给学生发出清晰信号,而且强调了重点。比如,我们已经学过......,下面我们将学习如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表示学习方向或内容将要发生改变,并以此信号可以帮助学生在上课开始及时转换思维,为学生学习新内容提供了一个更有意义的视角。

相反,如果教师一上课,没有给学生这些明确信号的提醒,单刀直入新知讲解,或者情境导入进行新知探究,学生可能会混淆新旧内容,忽视前后知识的差异和联系。

2.在总结已经讲完的内容时使用。

例如:上课结束时的总结环节。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发现,力的示意图中,用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缺一不可。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应用力的示意图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会画好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才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正确了,才能进一步计算。希望同学们认识到,画好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是解决力学问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这个示例中,大家会看到:

“组织架构“使用在上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回顾了本节知识,而且强调了重点,和上课开始时的强调陈述首尾呼应。比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发现......。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应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希望同学们认识到.....。这些经常使用的口头短语,简单而不随意,对学生本节知识要点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掌握起到了强化作用。

今天就通过这两个具体示例,和关注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活动中,如何在组织要讲的内容时和总结已经讲完的内容时做出有意义的陈述。

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有意识优化语言组织。

值得一提的,前面两篇关于有效教学的探讨文章发出后,收到了好几位老师的回应,其中一位郑州某小学语文老师很真诚地给我留言:

@李美菊谢谢您的分享 读您的文章,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有时讲得很细,学生仍然不会做题。打算用您文章中提到的任务导向,讲练结合,看看效果。

读完这位张老师的留言,为她认真阅读我文章,以及和我在教学能力提升上共鸣而深深感动。

我想,她一定是一个在教学中追求进步,常常针对教学中遇到问题及时反思,勇于尝试教学方法改革的好老师。

我得有所行动,我要和她发生联结。

于是,在今早开始晨读、写文章之前,我添加了她的微信,没想到她和我一样早起,马上就添加了我。

我向她发出邀请,告诉她,如果觉得文章有些方法对她有借鉴意义,希望她积极尝试后,和我分享交流。

这样开启一天,我感觉很幸运。我也希望把这份幸运的感觉传递给她。于是,给她发微信:

加油,今天是幸运的一天!

她接受到了我幸运、开心的传递,快速给我回复了开心的表情。

因为一次阅读文章的联结,我们作为同道中人开始相识,也许后面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联结,也许我们会见面,碰撞出出乎意料的思想火花。

这样想来,我对未来的每一天又多了份开盲盒的惊喜,只是在大脑中勾勒勾勒画面,就让自己很开心。

加油,今天是幸运的一天!

这句话,送给所有看到这句话的人!

你的今天不同凡响!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