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精致管理双提升】数字技术赋能,让课堂充满活力

2023/9/28 17:16:32  阅读:175 发布者:

2023922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青岛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赋能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文件精神,有效推进教育教学工作,青岛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验校联盟在胶州市三里河小学举办“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一打造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展示和美特色新教育”交流研讨会。青岛市教科院基础教研中心教研员马伟林老师、姜全生老师、青岛市教科院基础教研中心数字化赋能教学首席执行官窦云华老师、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课程改革办公室主任范连杰以及来自实验联盟校各小学校长、分管校长、分管主任、骨干教师代表140多人参加活动。

领导致辞:打造数字教育,不断引领教与学的高效协同

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课改办主任范连杰在致辞中表示,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积极打造数字教育,完成70间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数智”教育云平台,推动数字化在共享优质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及方式、精准教学评价等方面广泛应用,不断引领教与学的高效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以新技术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主题分享:

“智慧校园”开启学校数字化新征程

胶州市三里河小学万兆乐校长进行了《“智慧校园”开启学校数字化新征程》的主题经验交流。他从“夯实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素养”、“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在践行“智慧教育”,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做法,真正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赋能。

课堂观摩: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来自三里河小学和李哥庄小学的六位老师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带来了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人工智能、综合实践学科智慧教育交流课,全面展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胶州市三里河小学纪文芬老师执教二年级绘本《逃家小兔》阅读指导课。她运用学校光影阅读网站资源,通过听、看、讲、演、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走进“整本书”,既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又提升了核心素养。

胶州市三里河小学吕小玲老师展示了三年级科学课《种子发芽了》。吕老师借助吉星智慧课堂,移动展台让科学实验共视。移动展台很好地解决了科学课中因为许多实验材料无法移动展示每个小组的探究过程的难题,在对比展示中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不断补充完善发现,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整堂课学生都在活动中不断思考获得新知,锻炼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胶州市三里河小学的韩云老师展示陶艺定格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她通过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欣赏优秀影视作品中汲取营养。课中,通过陶泥体验、剧本改编、角色制作等环节,让学生根据小动物的特征,模拟它们的语言,锻炼学生的说、写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最后,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改编的剧本,体会角色心理、设计角色动作,运用定格动画软件进行拍摄、自主上传视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数字技术的熟练应用。这节课体现了传统文化和数字技术的跨领域融合,培养了学生对科技浓厚的兴趣,形成文化传承的意识和探索发展科技的精神。

胶州市李哥庄小学韩彩凤老师展示了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变废为宝有妙招》。韩老师借助希沃白板互动游戏,拓展课堂容量,当堂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相关的知识记忆力更加深刻。

胶州市李哥庄小学的苟田田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上课伊始,苟老师结合“国庆节”这一真实情境,很自然地引领孩子们走进“勿忘国耻”展厅,让他们在情境中走进文本的学习。学习生字词时,巧妙使用数字化终端,将评测练习推送给学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依据数据,重点指导易错读音,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音频、视频等巧借资源,引导学生深切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在体会圆明园被毁之痛这一环节,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数字化终端搜集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发奋图强的爱国之情!

胶州市李哥庄小学的王梅老师执教《人工智能之语音识别》一课,课始,通过与小爱音箱进行人机互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中,学习语音识别的原理及过程,利用mind+软件采集声音,初步感知模型匹配,体验讯飞语音输入,整节课多以学生动手体验为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语音识别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感受语音识别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课例点评:让课堂走向实效性

青岛市教科院马伟林老师对六节展示交流课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信息技术赋能课堂,变革了学习方式,使教学更丰富,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她指出,老师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不要去片面追求一种时效要尊重学科特点,一定要求真,要有实效。

经验交流:共享智慧教育建设经验

胶州市三里河小学张琼瑶老师围绕STEM教育,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结合具体课例分享了学校融合STEM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着眼模型建构,培养模型意识;着眼科学实验,强化应用意识;着眼说写课程,创新学表达意识。

胶州市三里河小学苏莲城老师以《数字化资源助推陶瓷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做交流汇报。他从面向全体学生搭建陶艺实践平台、营造沉浸式陶艺文化氛围、开发“小陶器”陶瓷教育数字资源、面向特色发展收获陶艺成果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陶瓷教育创新发展的历程,着重介绍了学校如何构建数字化陶艺课程体系,深化陶艺特色创建,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创新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胶州市三里河小学宋宁老师以《信息技术赋能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主题做交流汇报。利用光影阅读超市、益学帮帮等平台,拓展阅读与写作空间,实现了读写融通,提炼出看、问、说、写、演五步观影说写法,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借助习作智批系统,逐级进阶,实现了AI人工智能与教师教学智慧的融通结合,让作文教学更加高效。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赋能可以发挥多种教育资源的优势,提供精准数据分析,改变当前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帮助教师实施好基于证据的教学和精准化的指导,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

胶州市李哥庄小学宋明璇老师以《信息技术赋能,促学生多元发展》为主题做交流汇报。她结合学校数字化建设,介绍了学校硬件投入、师资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实施途径。学校通过组建信息技术融合领军教师团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化应用水平。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依托创客社团,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总结发言:指明智慧教育发展方向

青岛市教科院基础教研中心数字化赋能教学首席执行官窦云华老师在总结讲话中就下一步在推行学校数字化转型和技术与学科融合方面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提升学校全员对数字技术赋能的认知与接纳;二是学校一定要明确数字技术在赋能教育教学业务创新的路径以及场景,三是建议老师去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已有的可供师生学习的平台及资源。

此次研讨活动为各校搭建了一个研讨、交流、共享的沟通平台,对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各校将互相启迪智慧,共谋新时代智慧教学发展之路,打造出一批属于青岛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和模式。

转自:“青岛胶州市三里河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