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杭州拱墅:聚焦学科实践 落实素养培育 ——记拱墅区小学科学学科16学时培训第一次活动
2023/9/28 16:58:12 阅读:81 发布者: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拱墅区小学科学学科16学时培训第1次活动在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素养立意下的实验教学,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万嵩海和叶晓林两位研究员以及苏州名师黄春方老师莅临指导。
活动伊始,来自观成实验学校的郭羽菲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郭老师从真实情境出发,挑战规定时间内精准到点的运奶小车。郭老师从出示实践材料、确定成功标准,到使用秒表、确定起点终点,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完全掌握实践操作的方法,再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测试、改进,实现成功标准,得出实践结果: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所需的时间越短。郭老师并不仅仅满足于结论的得出,而是继续引领学生展开研讨,怎么解释这个结果?让学生一点点补全结论:垫圈数量越多,重力越大,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所以相同路程,运动时间越短。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组的实验数据,拓展了不同思维的学习策略,学生在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牢牢掌握。
随后,由东道主叶欢老师执教同单元的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叶老师以学习单为载体,利用微项目化学习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科实践。课上,叶老师先用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游戏活动:放开充足气的气球使气球像火箭一样发射了出去。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让气球运动起来?随后叶老师创设真实情境,引出项目:设计、安装反冲力装置来驱动小车精准到站。最后,学生借助发车神器,通过小组合作,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小车运动距离与反冲力大小的关系”。
课后,两位老师结合上课内容,围绕项目设计、标准制定、策略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教学阐述,介绍了两节课的设计思路。两位老师立足核心素养,以微项目为载体,设计学生乐于探索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为老师们的实验教学提供新思路。
最后,苏州名师黄春方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讲座,黄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探索经验,和大家分享了中小学实验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建议。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