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2023年9月15日,山东省初中英语阅读素养培训会在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举行。青岛市教科院初中英语教研员武继国老师、青岛市各区市教研员、平度市教学指导中心官晶老师及平度三十多所学校英语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
1
课堂展示
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刘瑞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整本书阅读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读后展示课。
刘老师以播放电影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片头为导入,并询问学生书中人物关系,通过Story mountain 的形式展示五次历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历险主线,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通过“五指故事复述法”总结讲述了几次探险的主要大意。让学生进入故事,增强概括能力并回忆故事情节。
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书中的对话,品味书中主人翁的情感。
课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自己组喜欢的方式演绎人物性格,以此来有理有据的分析人物性格,从而进行迁移创新。并且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第二堂课是青岛五十七中的陈小雨老师带来的书虫山东版入门级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整本书阅读。
通过回忆细节以及介绍背景信息来让学生重温书中信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故事主线排序的环节让学生进入故事,回想故事情节。
Story Map 环节引导同学们梳理整本书的脉络,通过红蓝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己讲故事,并尝试学习写读书笔记。
Further Thinking环节通过提问“Is new technology always a good thing for people? Why or why not?”来迁移创新,将书中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思考。
刘瑞英老师和陈小雨老师就两节课例进行研讨交流。
2
专家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孙晓慧教授对两节精彩课例的点评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孙教授指出,两节课师生互动自然,整节课主线清楚,对于主题的意义分析十分深入。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参与活动,潜移默化的实现了育人价值,并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给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有效的指导!
3
专家指导
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孙晓慧老师分享了“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探究”这个话题。该话题基于去年7月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的新理念学习新课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把课标中的内容理念扎实落地并在课堂中实现。孙老师指出两个不同学段(高中、义务教育)的新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表述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所组成。孙老师强调教师要通过扎实的课堂和设计的各项活动中,帮助学生参与其中,并让学生在参与期间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素养。
孙老师提到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
创设情境的真实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创设当下发生的情境,二是非当下发生,但在学生日常会遇到的情境。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应用活动中。孙老师提到探究主题意义是英语课堂上教育的灵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从探究主题意义的角度出发来开展活动设计,即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孙老师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们可以根据通过不同活动类型所处的三个层级reading the lines、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reading beyond the lines,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转化,把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孙老师建议,单课时教学目标的撰写可以从英语学习活动观角度出发,从学习理解层次的目标、应用实践层次目标和迁移创新层次的目标来写。
接下来孙老师带领大家,将主题意义引领下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拆解学习,让大家准确把握活动观的含义。其中她重点解释了学习活动这一概念含义,学习活动不是一般的生产与生活的活动,其具有教育性,能有意识地促进人的认知发展。
孙老师介绍了王蔷教授2019年提出的主题是创设情境的出发点,是意义探究的切入点,探究主题意义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主题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语义环境。
接下来孙老师讲了语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要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以语篇为依托,要关注语篇的主题意义。
随后孙老师就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三个层次不同类型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要求在场每位教师牢牢尽在脑中,用以解决教学设计中表述不准确和类别层次混乱的问题。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的三个层次(九种类型):学习理解(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应用实践(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迁移创新(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加装创造)。
孙老师在谈到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时,特别强调了学习的发生,老师们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起点。随后,孙老师还强调了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建议,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互动方式、设计意图、活动层次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分析文本类型时,孙老师提到,要区分虚构类文本和非虚构类文本。
孙老师强调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其中教学知识需结构化方面,她提出在板书当中应该把key words都罗列出来,这样便于学生进行复述活动;教学活动需情境化中,需要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要给予过于抽象的场景,注意导入的“黄金三分钟”;教学步骤需滚动化方面,她提出学生需要七到八次的重复才能完全掌握知识点,所以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活动中给予学生重复的过程;教学评需要一体化,孙老师提出了四个方面,一是可以设计评价量表,带领学生一起根据表格进行评价。二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师生共建评价量表。三是自评,在这一方面不要给予过于general的问题。四是互评,引导学生懂得欣赏他人,不要将互评变为互为批评;教师引领需宽松化,指的是教师有原先“演木偶的人”变成“现在放风筝的人”。
接下来,孙老师带领大家深挖文本时从“what-why-how”做好教材分析。针对大家困惑比较多的英语绘本教学,她详细讲解了英语绘本分级阅读教学理念。
借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孙老师讲解了如何撰写单元教学目标:1.超越语篇;2.承载育人价值,通过单元教学目标,可以清晰看到育人的点;3.遵循目标撰写原则,体现可操作、可检测的特点;4.依托单元大小观念,结合语篇和学情。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单元教学目标并不是单课时目标的叠加。
接下来,孙老师分享了多维阅读15级绘本 Chicken Beat,先交代了一下故事背景,然后又借助课件详细介绍了绘本阅读。
孙老师接下来又介绍了绘本阅读的Reading Circle,本节课是根据情节进行了改编,由经典的六个角色改成了五个,但孙老师也提醒大家,不能轻易改编阅读圈的六个角色。
这本书的最后,孙老师还指出情感教育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后再展示;作业一定要分层,还附上了一张自评量表。
介绍完绘本阅读后,基于时间关系,孙老师又快速展示了北京景山学校七年级备课组的一个基于项目的混合式教学与评价案例,本案例是主教材和绘本相融合,加上了一点书虫的内容。
一开始创设一个问题,然后关注学生对此话题的背景知识、语言能力和话题拓展点,讲解后又通过补充视频交接更多关于世界人口问题,项目实施后又进行了项目成果展示,对比了学生前后的写作,最后就可以根据量表进行一系列的评价。
4
总结
本次初中阅读素养培训会,让平度老师们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思考有启发。同时也会在以后的课堂中积极践行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采用整本书大阅读为主题,进行专项的英语阅读素养探索,真正做到用创为本,学思结合。
转自:“山东省荣年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