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品质教育微研究”公众号,致谢!
《ɑo ou iu》一课教学中视知觉能力提升研究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国语第二小学 赵前慧
一、聚焦问题
(一)现象描述
在学习拼音《ɑo ou iu》时,我将形近复韵母“iu”和“ui”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为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读和运用复韵母“iu”和“ui”,进行了带有复韵母“iu”和“ui”音节的读写练习,包括音节的认读和注音练习。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6名同学,只有16名同学能够正确认读和运用,有24名同学虽能做到正确认读,但在注音时出现了把两者混淆的现象,还有6名同学正确认读都很困难。(如下图)
(二)原因分析
1.回归课堂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复韵母iu,在拼音王国里还有一个和iu长的很像的字母,你还记得吗?
生:记得,是ui。
师:复韵母“iu”和“ui”就像一对双胞胎,老师都分不清了,你们能来帮帮老师吗?
生1:“iu”和“ui”中i和u的位置不同。
生2:“iu”和“ui”发音不同。
师:同学们可真会观察,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区分它们呢?
生:可以用顺口溜的方式来记住它。
师: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我们可以说“u前i后挥挥手,i前u后打篮球;”还可以说“小i在前很优秀,小u在前很难追。”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拼音。
2.学生访谈
对专项训练出现错误的同学进行了访谈。
问题一:你能说出复韵母“iu”和“ui”的区别吗?
学生都能够说出i和u的位置不同,但如何通过发音区分只有小部分同学回答出来。
问题二:还记得老师讲课时编的关于“iu”和“ui”的顺口溜吗?
大部分学生已不记得,个别学生还能复述出来。
问题三:为什么课堂上能够正确拼读含有复韵母“iu”和“ui”的音节,在书写时却写错了呢?
学生1:专项训练时,一会儿“iu”,一会儿“ui”,我已经分不清它们的不同了。
学生2:上课时,老师讲的知识我已经忘记了。
学生3:书写时,我明明脑子里想要写“iu”,手却写成了“ui”,当时,我觉得自己写的是正确的。
3.确定原因
围绕课堂实录,对照课标教参、名师做法、知网文献,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交流研讨,总结出如下原因:
(1)教师未充分考虑学生视觉图形分辨能力发展水平。
低年级学生的视觉分辨能力弱。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时,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一周,正处于小幼衔接阶段,视觉分辨能力有待加强,不能准确分辨字母“iu”和“ui”之间的细微区别,尤其是从不同的发音来区别,在课堂上学习字母“iu”和“ui”时,不能准确接受老师信息。
(2)教师对学生的视觉记忆能力发展水平的关注不够。
低年级学生的视觉记忆能力有限。讲完“iu”和“ui”知识后,学生第二天进行训练时已经忘记,教师未按照记忆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复习巩固,造成学生拼音学习不够扎实。
(3)教师对学生联系生活运用拼音练习的指导较少。
教师在拼音教学结束后,未将拼音教学与之后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疏于对学生拼音的练习巩固,尤其是在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中使用拼音来代替自己不会书写的生字,活用汉语拼音方面。
(三)问题确定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次研究的问题为:《ɑo ou iu》一课教学中视知觉能力提升研究。
二、寻求策略
(一)文献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第一学段要求中明确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一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拼音单元的教学要以趣为先,以读为主。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和生活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看图说话,从中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字母和音节;字母教学注意结合游戏和活动,并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等相结合,重视汉语拼音在实际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中国儿童发展中心齐力老师在《怎样进行提高儿童视知觉能力的训练》中指出视知觉能力是人的观察能力的基础。它不仅包含着知觉的复杂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需要经过一番发展才能获得的能力。如果儿童的视知觉能力发展不够, 即使有正常的视觉器官, 能做到专心致志, 面对他这个年龄的学习任务, 仍会出现实际能力与要求有差距的现象。
章濛在《浅析视知觉发育对低年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影响》中写到如今的语文课堂中部分学生的汉字书写困难、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聪明、不努力或者粗心等,还可能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没有与他们的身体发育相匹配的结果。这里的“身体发育”主要指的是视知觉能力的发育水平。教师从心理学方面出发,针对学生的视动统合能力进行训练,针对学生的视知觉空间方位感进行训练,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龚理在《视知觉语境下小学绘画课程教学对策发展研究》中指出视知觉能力是指以视力为基础的,对视野内的物体进行观察和辨别的能力,具体而言,视知觉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六项能力:(1)视觉注意力,即用眼睛来看东西的能力;(2)视觉广度,即通过视觉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3)视觉分辨,即分辨颜色、大小和体积的能力;(4)视觉记忆,即观看图形后的记忆能力;(5)视觉统合,即观看后立刻进行模仿的能力;(6)视觉空间,即对方位、明暗、色彩、形状等的感知能力。
通过文献学习,我发现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在拼音教学中遇到相近字母时,不能再采用简单机械的读写练习,而要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活动将提高学生视知觉能力发展和促进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找到区分形近字母的方法。
(二)拟定策略
通过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及相关文献的学习,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视知觉能力,指导学生正确区分复韵母iu和ui。
1.调动感官,识记汉语拼音。
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儿歌,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引导学生听说读写想来发现形近字母之间的细微区别,找到区分形近字母的方法。
2.视听结合,巩固汉语拼音。
通过游戏化活动,将学生的视知觉能力发展与拼音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猜听说画寻,学生视知觉能力的发展将促进拼音的学习和巩固,拼音的学习过程也会促进学生视知觉能力的提高,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阅读写话,活用汉语拼音。
通过阅读童谣、儿歌、故事等,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汉字,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写话练习,在具体情境中能够使用拼音来代替自己不会书写的生字,活用汉语拼音。
三、付诸实践
根据修改后的教学策略,我再一次讲解复韵母“iu”和“ui”,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调动感官,识记汉语拼音
1.创设情境,调动感官。
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热情的特点,创设情境,并通过音频和视觉追踪来调动学生的口、耳、目等多感官,使学生立即进入集中状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师:同学们,复韵母“iu”和“ui”在拼音星球中经常被认错,他们两个很是苦恼,想请同学们帮他们区分一下,让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他们,你们愿意帮忙吗?
生:愿意。
师:请大家做好准备,盯着大屏幕一起喊出拼音星球的口号吧(老师会播放一段使学生静心的音乐,并出示一个宇宙的
,里面有很多星球和一个不断移动的线段,要求学生头不能移动,只有眼睛随着线段移动,调动学生的口、耳、目感官)。
生:拼音星球转转转。(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课堂中)
2.故事激趣,发现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龟蚁赛跑》的故事,一起来听一听吧。听完故事,你有什发现呢?
生:我发现乌龟和蚂蚁里藏着复韵母“iu”和“ui”。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倾听和发现的孩子,那大家能根据故事编一个顺口溜来记住复韵母“iu”和“ui”吗?
生进行讨论,最后将顺口溜总结为:乌龟在前好威风,ui ui ui;蚂蚁在后乐悠悠,iu iu iu。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顺口溜帮助大家区分了复韵母“iu”和“ui”外形上的区别,那在读音上又有什么规律呢?
生:复韵母iu读音时i--ou滑去;复韵母ui读音是ou--i滑去。
师:同学们认真思考的样子可真像一位位小老师。
3.动作展示,促进理解。
师:同学们已经帮助拼音星球的人们正确认读了复韵母“iu”和“ui”,那你们能用身体或手指来表示吗?
生:创编手指操和小组合作摆出复韵母“iu”和“ui”。
(二)视听结合,巩固汉语拼音
1.听一听:听儿歌找复韵母“iu”和“ui”。
师:同学们,请你竖起耳朵听一首儿歌,结束后分享一下儿歌中分别含有几个“iu”和“ui”。
生:“溜、牛、留”三个字里藏有“iu”;“龟、水、归”里藏有“ui”。
师:你可真是一个会倾听的孩子。
2.写一写:小组合作联系生活写藏有复韵母“iu”和“ui”的事物。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藏有复韵母“iu”和“ui”的事物,并写在提前准备好的拼音纸上,不仅要找出来还要写正确。
(学生在寻找中能够正确拼读复韵母“iu”和“ui”,在书写时,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互相纠正错误。)
3.猜一猜:对口型猜出刚刚写的事物。
从同学们搜集的音节中随机抽取10个,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对口型不出声,另一人根据口型猜音节,可以巩固学生复韵母“iu”和“ui”的拼读和发音练习。
(三)阅读写话,活用汉语拼音
组织学生开展百本阅读挑战、故事大王比赛和音序查字典比赛,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加强自己对拼音的巩固和运用,通过拼音认识更多的生字;在创编故事比赛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评比,在生活中会用拼音认识更多的字,激发学生学习拼音和使用拼音的兴趣和热情。
讲解后第二天,对全班46名同学进行了读写检测,出现错误的只有3人,说明对复韵母“iu”和“ui”的二次教学是很有效果的。(如下图)
四、获得经验
(一)总结方法
通过此次微研究,在指导学生区分“iu”和“ui”时要做到调动全器官,视听结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二)研究体会
1.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时,要考虑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尤其是视知觉发展能力,根据幼小衔接的相关文件,在实际教学中有幼小衔接意识,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拼音教学时坚持零起点教学,促进幼小平稳科学衔接。
2.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了兴趣,但视觉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师在上课时通过故事情境、游戏引领学习,不断地赋予学生任务,提高难度,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面前,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寻求答案,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收获的成就感,还要注意教师要通过各种评价方式来引领学生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习惯。
3.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教师对汉语拼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准确度,直接决定了学生所接受的汉语拼音知识的准确度。教师还要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学生的视知觉能力训练相结合,不断地学习,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反思自身教学,促进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齐力.怎样进行提高儿童视知觉能力的训练[J],中国医刊. 2000(10):19-20.
[3]章濛.浅析视知觉发育对低年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影响[J].小学教学参考.2019(05):10-11.
[4]王莉.刍议小学低学段汉语拼音学习的意义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32):187-188.
[5]付天宇.浙江师范大学.入学书写准备中视动整合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2019.
个人简介
赵前慧,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国语第二小学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2020年参加工作,获经开区第五届“品质教育·微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经开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一等奖、经开区优秀教师、郑州市少先队优质课二等奖。参与区课题已成功结项、参与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结项并获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理念:看见孩子,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激励孩子,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