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二单元大单元开启课 | 李竹平
2023/9/20 11:27:39 阅读:60 发布者:
一、读诗歌,秋天初体验
1.读李少白的《哪儿去了》,说说自己的发现。
发现一:作者用有趣的诗句写出了四季轮回。
发现二:作者抓住了每个季节的特点来表达。春天的“花篮”,夏天的“绿叶”,秋天的“地毯”,冬天的“白被子”。联结《山行》中的枫叶。
2.读《秋词》,说感受。
谈话中联系一年级课文《秋天》。
3.体验词语与季节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文字来描绘秋天,描绘四季,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将自己眼中季节的模样表现出来。你的脑海中能够搜索到哪些词语呢?
填写“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并分享。(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语言积累还很贫乏,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丰富积累。)
二、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读一读导语页,指导单元学习主题是围绕“秋天”的,要多角度地体验和表达秋天。
2.看一看习作,联系“秋天”说说可以怎样拓展日记内容——写秋天的日记。
3.一起聚焦教室里的主题课程学习过程展示栏,明确单元核心学习任务——我为秋天写日记。(教师要提前设计好)
三、讨论理解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1.自主学会单元生字新词,丰富语言积累——将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古诗摘抄到双线本上。(承接第一单元“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建立学习内容和目标上的联系。)
2.能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鲜的词语,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库。(回顾曾经学习和运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明确理解的目的是为了积累和运用。)
3.能运用多种方法收集描写秋天的词语、句子、诗歌等,并展示在“博览区”与同学们分享。(重点讨论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收集,如读书、查资料、请教或对话、实践体验和创造等。)
4.能边阅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怎样“读”秋天和写秋天的,将自己发现的“读”秋天的方法和写秋天的方法梳理出来。(用诗意的“读秋天”来激发学生观察体验的兴趣,创设积极的心理情境。)
5.能用不同的方式撰写秋天的日记,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故事,可以是像《秋天的雨》一样散文,用上自己收集积累的词语。(再次聚焦词语积累和运用——呼应了单元技能目标“理解难懂的词语”。)
6.能在秋天日记分享会上绘声绘色地朗诵自己的日记。
四、布置子任务一:认识词语中的秋天
课后运用不同方式收集积累关于秋天的词语,每人不少于15个。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