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同频共振 同向聚合——线上教学再启动的思与行

2023/9/20 10:33:41  阅读:69 发布者:

【摘 要】本文从学校管理的视角,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在新冠疫情影响之下推进线上教学的管理策略与做法,使线上教学能达到同频共振、同向聚合的叠加效应。

【关键词】在线教学  管理策略  典型做法  激励评价

2022312日,为了阻击新冠疫情的进一步传播与扩散,全市启动了线上教学。有了2020年的探索与尝试,加之“空中课堂”的补充资源,教师们不再显得手足无措。但要使线上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新要求、新挑战。为此,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使线上教学较好地呈现出了同频共振、同向聚合的叠加效应。

一、凝聚共识,调整线上教学的管理策略

当我们再次启动线上教学时,我们面临的问题较两年前有了不同:其一,如何选择、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其二,如何提高教师线上教学技术;其三,如何优化、拓展现有平台;其四,如何根据社情、校情、生情调整教学内容与授课节奏;其五,如何有效、高效开展评价反馈。面对这些问题与现状,我们凝聚群体智慧,通过适切、实用、科学的管理举措,达到减负担、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要求。我校的线上教学管理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统一排定学习课表

我校没有采用“空中课堂”课表,而是由学校教学与课程中心统一排课,教师用课堂直播和在线课堂的形式进行联班上课。各备课组相对统一进度与资源,由本校教师独立授课40分钟。

2.提出具体教学要求

在启动在线教学培训时,我校提出“六做到”的要求,即遵守课表,做到按表上课,不擅自调课;准备充分,做到及时进群,课堂教学不拖堂;精心设计,做到质量取胜,反思跟进;线上指导,做到作业全批全改,加强个别学生帮辅;加强教研,做到教研常态化,有效解决问题;参与培训,做到区、校培训有效果,有质量。在实践中,我校较好地体现了同频共教、同频共学、同频共研、同频共评的线上教学思路和策略。

3.启动线上巡课制度

我校原本就有每周学科视导制度,在这次线上教学中,我们请学科视导团成员、行政干部深入年级、班级,采取巡课的方式,每天和学生一起观课、听课,推介巡课中发现的好做法,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此外,我们还在教师全员群内进行线上教学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交流切磋,动态调节。

4.推出主题分享活动

我校推出了“云上的日子·精钻细研 提质增效”“云上的日子——赞赏激励 引导陪伴”主题分享,内容包括线上教学的教研活动、备课研讨、实践案例、经验交流、德育研讨、育人故事等。我们在教师全员群内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助力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我校发布了“在线教学的7条有效策略”“导师在线行动小妙招”“线上学习期间导师如何觉察学生的不良情绪”等文章、视频,供教师学习借鉴。

5.探索育人途径和方式

我校坚持“五育并举”,探索育人途径,将线下的新闻引力播、心理微讲座、家长阳光沙龙、学生才艺展示、劳动教育、美育鉴赏、我与导师面对面等活动搬到线上,借助校园公众号,及时宣传有效的经验与做法,丰富育人新平台与新形式。

二、双向共振,强化线上教学师生互动

我们感到线上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师生之间的即时、即境、即情的互动与交流。只有师生双向共振,互动互联,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校梳理了促进师生互动的线上教学案例与做法。

1.规范教学,有章可循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存在不少区别,有效启动、优化线上教学是要一定“章法”的。初三复习专题多、任务紧,转为线上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使学生们放下疑虑,安心学习。初三毕业班的杜老师就为学生们准备了的线上学习“五步走”流程图(见图1),不仅让学生安心,还让家长放心。

2.问题导向,强化互动

基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有助于线上教学有效、有序地推进。前一段时间,我们着重就三个问题引导大家寻求解决之道:一是如何了解全体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二是在线教学时教师如何将板书呈现给学生;三是如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在实践中,大家积极探索、集思广益。例如,我校吴老师就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可利用钉钉在线课堂的“答题卡”功能,实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板书呈现,教师可将课件在WPS上呈现,再运用钉钉软件实时直播,进行屏幕共享,而iPad的分屏功能则能将学生的互动同时分享在屏幕上,以便教师及时关注并进行答疑解惑;对于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掌控,教师可关注课堂中学生互动的频数,对于从不互动的学生,可让其借助连麦功能进行互动,从而做到全员参与。

3.教育反思,目中有人

线上教学时师生不能面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需要教师转变沟通方式、评价形式。我校杜文佳老师面对线下“金口难开”的学生小沈,通过钉钉电话的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一词一句地修改作文,促使该生与教师的线上交流越来越顺畅了。

三、合力共进,优化线上教学激励机制

我校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始终坚持团结协作,运用集体智慧攻坚克难,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效率。其间,遵循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教师们的实践探索,我校不断优化线上教学的评价激励方式。

1.挖掘典型,正面宣传

我校推出了“云上的日子——精钻细研,提质增效”“云上的日子——赞赏激励,引导陪伴”等专题案例分享,重点宣传在线教学期间教师们的感悟与收获,推出教师的巧思与妙想,交流线上教学的金点子、育人好方法。在线上教学第二周,我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线上学习情况、每天作业量、作业批改情况、对课任教师的评价等。我们将问卷调查结果及时反馈至教师,并通过数据归总,使教师对教学效果及学生感受有了直观的了解,也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2.骨干引领,赞赏激励

在案例收集、线上故事征集中,我校采取“骨干先行、引领示范”的策略,要求骨干教师做到实践在前、反思跟进、经验提炼、先行交流。在他们的引领下,各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学、思、研”氛围相当浓厚。良好的团队文化也助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3.赋能教师,自主发展

在此次线上教学期间,基于我校市级课题“学校治理视角下赋能青年教师的项目化研修实践研究”的行动研究,我们在搭设平台、榜样引领、任务驱动、评价激励等积极举措下,给予青年教师团队更大的舞台、更好的指导、更广的资源、更多的激励。在赋能教师的平台与载体中,我们强化举措、强化引领、强化氛围、强化进步;凸显尊重、凸显赋能、凸显激励、凸显改变。

4.关心支持,做好保障

尊重教师,一方面体现在我校有意识地帮助教师系统性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教师生活的关心,对在线教学工作的支持与保障上。例如,对处于疫情封控期的教师,我校第一时间送上慰问与关心;对线上教学有困难的教师,我校组织专题培训与团队辅助;对于设备缺乏的教师,我校出借笔记本电脑及iPad。有教师希望运用教室希沃设备进行授课,我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行政干部值班值守,保障了教师设备与设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坚.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发展高质量教育[J].人民教育,2021(19).

(本文转载于《现代教学》20225A刊,作者系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  程核红)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