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档案
冯子昂
高考总分:686
语文成绩:140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纵使三度迎来落日,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我对语文学习的感悟
冯子昂
大家好,我是太康一高毕业生的冯子昂,在2023年高考中取得了总分686,语文140的成绩,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下面我来分享一下高中三年我的语文学习方法。
1.文言文
(1)要熟背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目,最好做到默写不失分,这点并不是很难做到,只要勤背就能做到。难点主要在于课外的文章。
(2)在练习文言文时,可以练习不同类型的语句(叙事类\议论类\抒情类)的翻译。
(3)在每次做文言文时,我们都会遇到不会翻译的词,我们应该选择有价值的词记到笔记本上,标明出处,并且定期翻看加深印象。日复一日如此,文言文水平一定会提高。
2.古诗词
(1)这种题也是比较令人头痛的题,得高分不太容易。我认为建立关于古诗词的知识体系尤为重要,要分清各种修辞手法,创作技巧等,否则答题时很难想全答案要点,失分会比较严重。
(2)做主观题时可以适当地借鉴选择题,这样答起题不容易想偏。另外还有一些不容易分类的题,这种情况就要结合古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语言文字运用
(1)语用题只要练会了是最容易得分的题。语言文字运用有很多题型,但是每种题型都有一套应对方法,只要多加练习掌握每一种题型,就可以拿分。
(2)语用题型也在不断创新,不能一成不变,练习的同时也要去做些新题,扩大视野。
4.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跟古诗词阅读有相似之处,都需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平时练习,要反复阅读文章,培养自己挖掘文章深刻内涵的能力,阅读时一定要思考,不能只是草草看下大概内容,着重于故事情节。
(3)在现代文答题时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例如注重分条,层次清晰等,这些都对得分有所帮助。
5.错题本
说了一些关于题型的学习方法,现在来谈谈错题本的使用。
在摘录一道错题时(以现代文为例),我会先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来源并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最后并对题目进行一个总体的反思,思考下次再遇到相关的题要怎么办,这是错题总结最重要的一步。错题本并不是总结完就不看了,要定时翻看错题本,将答案遮掩并再做一遍,如果得分依然很低,最好做上标记方便后期处理。
6.作文
(1)作文中的字体非常重要,这点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过多赘述。
(2)作文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是用分论点还是起承转合,当然也可以将二者结合使用。
(3)写作文一定离不开素材,平时可以看一些类似素材控的素材书,积累素材的同时也适度放松了头脑。
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时的努力可能并不见效,甚至会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但请记住“纵使三度迎来落日,太阳依旧照常升起”,只要自己不放弃,坚持语文学习,高考一定会给予回应。
姬金蕊同学高考语文146分经验分享
姬金蕊同学写的字
姬金蕊同学的错题总结
姬金蕊同学与高三北清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李扬老师合影
姬金蕊回校交流学习经验与李扬老师、焦文林老师合影
宋晗同学138分语文成绩秘诀
姓名:宋晗
2023高考语文成绩:138
宋晗同学138分语文成绩秘诀
宋晗同学谈语文备考
千淘万瀛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高中三年,我是如何学语文的?
宋
晗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宋晗,在2023年高考中取得682分的成绩,语文成绩138分,成功被上海交大医学院录取。下面请让我分享一下我在高中是如何学习语文的。
工具篇
一.课本
可能不少同学都以为课本只在初次学习时使用,复习时无关紧要,这可大错特错了,课本无疑是一份巨大的宝藏。
1.单元导读部分
每一单元前通常会有介绍本单元课文的体裁,比如小说、散文、科普文章等。这些介绍能补充一轮复习资料的不足,有利于创新题的回答,比如小说散文化、科普文章的特性等。
2.古文古诗词部分
这部分不仅要求熟记背诵篇目,还应关注古文、古诗词的主旨、手法、课下注释(包括作者、写作背景、文化常识、重点实词、典故)等等,这对于做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很有帮助,一轮复习时可以在早读过一两遍。
3.小说散文部分
无阅读不语文,要想语文素养高,就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但是高中生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课本上的名家名篇就很有必要细读了。除了深邃思想、开拓眼界,还可以从中了解到写作方法,比如从《拿来主义》学类比,从《墙上的斑点》学意识流,从《骑桶者》学魔幻手法,从《清兵卫的葫芦》学摇摆式……比死记硬背效率高。
4.拓展部分
人教版老教材在每4单元结束后会讲一些拓展知识,如写作指导、访谈技巧、辩论、论证手法、对联、谦敬辞……对于考试很有帮助。
二.一轮复习资料
刚上高一时,学校就发了一本,高三时又发了两本,在我看来,一轮复习资料真的很重要,在初学时一定要利用它打好基础知识(与错题本搭配使用,详见下文),不管是哪轮复习都不能扔。
三.笔记本(建议使用活页本,用起来很方便)
1.错题本
错题本不是简单贴个错题和答案,就完成了。我的一般流程是这样:题目+分析(包括对象词、方向词、能力词)+相关原文+原始错答(注明得分)+错因分析+参考答案(如果有条件可以找一下水平高的老师问一下意见,毕竟有些模拟试题不太靠谱)+加方法总结(突出点,便于回顾,可从一轮资料上翻阅,或者自己总结)+题目类型+做题时间。建议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定期重做(不要回想答案),考前回顾方法。如已掌握,把错题撕掉。
2.素材本
建议在笔记本上分好主题,如家国情怀、青年担当、知与行等,遇到合适的名人名句、典型事例、优美文段、范文可以摘抄或剪贴,早读、晚读、考前都可以看。注意不要见素材就积累,这样工作量大,回顾也不方便,积累感兴趣的、易记的、万金油即可。此外,不必要背太多素材,同一个素材就能挖掘出多个主题。
3.知识本
不论是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还是资料书上总结的方法觉得有用的可以总结到知识本上,考前翻阅。
4.提醒本
提醒本用一个小本即可(也可以和知识本合并),上面写上自己常犯的错误,例如写主观题时某一个方面总是考虑不到、做论述文选择题时总忽略某种干扰类型,在考试前翻看,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如此错误。
四.试卷
因为我的语文老师留的作业通常是试卷,所以在高一高二时我就写过不少试卷,一星期至少一套(高三更不用说了)。注意,写完之后,要总结错题,不能盲目做。而且卷子也要有所选择,有些模拟试题和高考题差别很大,答案也有误导,写了反而会起反作用,可以让老师帮忙鉴别。进入高三之后,还应反复写历年的高考试题(同样是忘记答案)。
五.练字相关
有一手漂亮的字,真的很有优势。不强求达到字帖上的美观,只要字迹工整,就能加不少分。我过去每天写三行字,对着字帖临摹,仔细琢磨字的间架结构,到最后虽然算不上标准,但也还不错。字帖推荐田英章,练字纸最好是米字格。平时写字也要有所注意,这样才能进步更快。
六.素材书
写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可能的,那么买素材书就很有必要了。当然不能盲目买,也不用跟风,避免浪费。
1.名人名言
不必太厚,但务必要全,每个话题都要涉及。名言不只能增添文采,对于写作立意的创新也很有帮助,避免无话可说。
2.时政热点
这种材料一般都是月刊。作文中有新人物,可以算是亮点。(如有条件,可以看《新闻周刊》)
3.高考范文
写作初期当然要比葫芦画瓢,范文可以更直白地告诉我们什么叫高考作文,分析它们的共同点也很有意思。
作文篇
关于“五段三论”“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不熟悉也不用慌,老师一定会讲),素材、名言也应是信手拈来,那么在此我就不再赘述,只提出两点:
1.论证要充分。
分论点段 并非说一下论点、堆砌几个材料、引用一些名言就算论证充分了,还应考虑:材料和论点的关系是否直接?材料是否角度全面且不重合?是否有一根线贯穿论点段?
2.多修改。
高一、高二时,我一篇作文改两三遍是常态,整体布局、论证思路、语言技巧都有了很大提升,其中得到的收获不是简单看书、听课能比的。除了自己改,还可以请教同学、老师。请记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对你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转自:“统编版高中语文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