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反思性实践与教学改革》学习笔记

2023/9/19 15:43:15  阅读:58 发布者:

9.17日学习内容概要:

李大圣博士讲座四大主题:

一、教师来源渠道与职业要求,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优质教学有哪些特征?学校为什么必须务教学之本?

三、教师为什么要倡导聪明劳作?研究习惯为什么重要?

四、教师如何才能穿透改革迷雾,为何要涵养理论兴趣?

这世界本就没有任何一句话,可以让你醍醐灌顶。真正叫你醍醐灌顶的,只能是一段经历。而那句话,只是火药仓库内划燃的一根火柴。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李博士金句摘录:

1.中国教师群体最需要的是聪明的教学,一个没有理论兴趣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成为教学名师。

2.从底测逻辑的追问到教学行为的反思

Q1.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就?

Q2.哪些影响因素更加有效?

Q3.如何根据更加有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刻意的干预,以优化教学和学习?

3.教育的诸要素:家庭、学校、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策略,那一个最重要?排在第一位的是教师,教师的课程理解力,教师实现课程的关键因素。教育是国家战略,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核心。

4.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华。

5.教师的新型职业界定:课程资源、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开发者和使用者;教学设计的探索者、反思者、研究者和知识建构者;师生交往和教学相长过程中的学习者、参与者;儿童学习情境的设计师。

6.学校的使命:通过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

学校的两个使命:我们要做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先要让老师对自己的工作有热情,让学生对学习保持热情。好的学校,应该是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权的学校,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长。同时,好的学校还有另外一个使命和责任,就是不让每一名教师掉队,让每一个教师作为教育专家,得到专业性成长。

7.优质教学有哪些特征,学校为什么必须要务教学之本

8.优质教学的特征

a.创造学习氛围,舒适有利的物理环境及心理环境

b.激发学习动机,说明必须学习的理由,引起学习的兴趣

c.解释(Explain),对关键部分的详细解释

d.示范,尽可能将所教的技能/过程加以解释,以实例说明抽象的概念 (游戏、戏剧)

e.提供练习时间。让学生有时间以练习/运用所学到,在课堂上和生活上都要提供

f.提供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反馈,在课堂上或生活上加以辅导,

高中教育的生态都是已讲为主,教师总认为,教会就是学会。适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学习、理解、迁移、创新活动。必要的实践是必要的,学习与生活,学习与自我生活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必须加上习。及时反馈是非常必要的,高中教师重视教书忽视育人

反馈包括:认知的支持(提供脚手架),情感的陪伴。

g.教师集体效能,教师可信度,多层次补救教学

9.八个师生关系变量的效应量:是如何教,亦是师之所教

非指导性,移情,温情,鼓励高阶思维,鼓励学习,适应差异,真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的信念

10.高中教育发力点: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马斯克,第一性原理 底层逻辑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立场

11.区分学习区与表现区

第一,在学习区与表现区之间自如切换。第二,刻意练习。

12.刻意练习的四个特征

a.具有明确的高度专注的训练目标;

b.具有系统的训练技法与套路;

c.反复、反复、反复练习,绝不好玩。

d..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

磨刀是学习,砍柴叫刻意练习。

13.教师成长:在地性与战练结合

人民日报社论、光明日报社论,汇集浏览提高语文成绩

收获新经验,改造旧经验

14.什么样的慧眼可以穿透课堂形态的迷雾?

15.课程教学改革如何保持定力?

教学论的哲学基础检视之一:要素主义

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在人类文化中有不变的共同要素,学校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共同的文化要素传授给年轻一代。

16.课程观: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直接经验中心

提出三种类型的课程与教学以发展智力--

通过讲授性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通过训练和对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技能;

通过苏格拉底的方法来教授价值观念。

17.进步主义教学观

(1)学生有自由发展的自由;

(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3)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布置作业的监工;

(4)进行有关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

(5)对于儿童身体的发展给予很大的注意;

(6)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7)在教育运动中,进步学校是一个领导。

18.改造主义

改造主义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造社会以解决我们时代的文化危机。为此,学校必须根据现在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来重新解释西方文明的基本价值观。

建立观念,突出实践:在行动中解决真实问题

19.七问大单元(学习单元):

a.为什么要大单元教学?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

b.大单元大在哪里?结构化的整体课程设计。

c.大情景大在哪里? 整个单元的、真实的生活情景。

d.大任务大在哪里?引导、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

e.怎样设计大单元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学习任务为导向,实现学科逻辑、学习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整。

f.怎么评价大单元教学?嵌入式、任务型与问题解决。

g.如何理解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学习的关系?在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推荐一本书:《从教走向学》王春易 著

结语:

在李博士的讲座中,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引导,又有条分缕析的底层逻辑阐述,两个半小时的学习可谓是醍醐灌顶,李博士对基础教育的独特见解引发我们深深的反思和强烈的共情。在李博士的引领下,我们在思考中重新建构教师意义的边界,我们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激励、唤醒、赋能”,教师不再是三尺讲台的核心,我们正在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师、知识情境的策划人、学习关系的建构者,学习引擎的加油工,课堂情绪的调节师。很喜欢李老师的那句话:天下没有多少新鲜的道理,只有传奇的故事会生生不息。李博士今天的的讲座无疑是划燃了一根火柴,希望我们能够让教育智慧的火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转自:“陕西省刘卫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