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你听懂了吗 VS 我讲明白了吗

2023/9/19 15:42:44  阅读:60 发布者:

你听懂了吗 VS 我讲明白了吗

读《薪火相传 做好太阳下最幸福的事业》一文有感

西安日报2023915日第5版报道了杨筱冰老师的事迹,题为《薪火相传,做好太阳下最幸福的事业》。这篇文章我推荐给很多年轻老师,自己也读了几遍,羡慕杨老师在专业上的精益求精,更钦佩她对待学生与后辈的满腔热情。而我自己,作为一个英语教学的后来者,在和杨老师的接触中更是深有感触,每次见到杨老师,都有一种小学生没完成自己喜欢的老师的作业的感觉,期盼中带着忐忑。

品味这篇文章时,我节选了一段文字粘贴在手机备忘录上:课堂上,杨筱冰老师对学生说得最多的话不是“你们听懂了吗?”而是“我讲清楚了吗?”

是啊!简简单单的一句课堂口语,一个小小的变化。却承载了一种课堂理念的转变。Do you understand?看似是在关注学生,不经意间却暴露了我们以教师为中心的落伍的教学思想。试问,当我们程序化地提问“Do you understand?”学生大概率会机械化地回应“yes!”

然而,学生真的听懂了吗?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班级,基本上做不到全部听懂老师所讲内容。故而,我以为,当我们问Do you understand?”的时候,我们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我们缺乏一种平等待人的大气

这里的平等不仅仅是说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还包括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位置。在信息获取如此便捷的今天,学习的资源与途径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也许在某些方面,我们真不一定比学生厉害。所以,今天的我们,在讲台上要放下自己固有的师道尊严,以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心态教学相长。

当我们用Have I made it clear?代替Do you understand?这本身就是一种师生平等的态度,一种严于律己的治学态度,一种对自己的教学负责的态度。久而久之,我们教师的这种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这种态度会慢慢变成习惯。普德曼曾说过: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基础教育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我们缺乏一种与时俱进的勇气。今天,我们看到,教师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正在被“激励、唤醒、赋能”所代替。教师不再是三尺讲台的核心,我们正在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师、知识情境的策划人、学习关系的建构者,学习引擎的加油工,课堂情绪的调节师。

很多时候,我们在评价一节课好不好时,都会提到一个词“眼里有人”,这里的人就是指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的成长,将一个个懵懂少年培育成身心健康、三观端正,有益家国的人,就算不成栋梁,亦可添砖加瓦。而当下,我们首先要走出“唯成绩,唯升学率”的狭隘教育视域。我们的课堂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孩子的生命成长。

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教育是让每一颗心灵都得到智慧的滋润,是要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因此,课堂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是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一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挥洒自己的才情和灵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润泽生命,用一种优秀的人格塑造一群人的优秀人格。

第三,我们缺乏一种索隐求真的底气。这里所谓的“底气”不是老师们不敢求真,而是不愿。中小学的课堂受制于教学任务,老师们往往不会深究某一个问题,对于一些与当前教学没有强利害关系的东西往往一带而过。是以,我们讲完某一知识点,总会习惯性地问“Do you understand?”其实,问这句话时,教师的潜意识里不是想征询学生,而只是开始下一个环节的前奏。甚至有时为了课堂的顺利进行还会刻意忽略部分没有听懂的学生,觉得只要大部分人听懂就行。

陶行知先生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先生把教人求真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我们又怎么可以仅仅因为课堂进度就生生抛弃那些没有听懂的人和一些没有讲清楚的问题呢?爱因斯坦小时候连最普通的小板凳也做不好,是老师眼中典型的笨孩子,可谁能想到他后来居然能成为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再次想到陶行之先生的一段话:”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所以,当我们用Have I made it clear?代替Do you understand?这就是一种索隐求真的底气。我们一直在谈论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思维。其实,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而言,课堂上以身示范,质疑并自我质疑,批评并自我批评就是最好的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方式。而批判与质疑乃是创新的前提,正是由于敢于批判质疑,才有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杨老师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太阳,给我们能量和方向。我们固然达不到她的高度,然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希望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用Have I made it clear?代替Do you understand?更希望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春风化雨,薪火相传,在平凡而又神圣的三尺讲台上涵养一种平等待人的大气,一种与时俱进的勇气,一种索隐求真的底气。

转自:“陕西省刘卫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