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丨温州瑞安:落实新课标,铸就新起点
2023/9/19 15:30:18 阅读:88 发布者:
为了落实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并推动小学科学教育水平的提升,2023年9月12日,瑞安市小学科学教研工作会议在万松实验小学阶梯教室举行。各学区与直属学校小学科学教研大组长、各小学教研组长以及第八批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包括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与工作布置三个环节。
01.课例展示
开场环节,由来自万松实验小学的陈丹老师与五(1)班孩子为在场的老师们呈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光是怎样传播的》。陈老师巧妙地以一张窗外的照片作为课堂导入,通过这张照片中的光线投射,引发学生们的好奇,进而探索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一神奇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不局限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了丰富而直观的实物和材料,鼓励学生们基于"如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这一主题,自主设计并交流他们的实验方案。学生们在实验中深入观察,相互交流,从而共同达成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科学共识。更为难得的是,陈老师巧妙地将数学的极限思想融入到科学教学中,通过提问“两张带孔卡纸之间的光是否真的是直线?”这一引人深思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们探究的兴趣。为了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陈老师再接再厉,通过叠加多张带孔的卡纸并使用喷雾,进一步强有力地验证了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创新性的实验方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认知体验,更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水平。
02.专题讲座
接着来自隆山实验小学的徐温碧老师带来了题为《瑞安市2022学年六年级科学期末检测数据及评价导向分析》的专题讲座。徐老师首先系统地解读了这次检测的试卷结构,它精准地囊括了13条学科核心概念,并主要围绕着六年级的学习内容进行展开。在此基础上,她利用清晰的图表详细地归纳了命题的概貌,强调了试题设计要与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素养理念相匹配,尤其是在考察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与态度责任这四大教学目标上。为了让老师们更深入地理解试题的构造和学生的答题趋势,徐老师进一步深挖试卷中的典型错题,采用多维度的视角,如测试知识、能力层次和考察素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最后,徐老师从评价的角度给出了具体建议:更多地鼓励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从核心概念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以及要更有效地利用情境来触发学生的深度思维。
随后,瑞安市实验小学的曾定焕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小学科学项目化作业实践——以五下“身体科普书”为例》。曾老师分享了他在一次学习中获得的灵感与教学中的困惑,结合新冠疫情带来的健康焦虑,从五上“健康生活”单元出发,进而构思并设计了本次项目化作业。曾老师深入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基于此进行了精心的再组织和再设计,确保项目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得益彰。通过以“身体科普书”的编辑日志为核心任务,曾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支架,如评价标准、项目安排表、会议记录表等。他始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度,曾老师还创设了多种交流平台,如汇报会议、班级公众号以及素养作业展示会等。课程结束后,曾老师并未止步,他还对整个项目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从学生的自由分组、项目的过程角度以及最后的汇报展示等多方面提炼出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与在场的老师们进行了诚挚分享。
03.工作布置
会议的尾声,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王小梅老师为大家详细布置了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王老师首先回望了瑞安小学科学老师过去一学期里在教研工作与各项评比中取得的成绩,肯定了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与付出。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接下来王老师结合行事历布置了本学期的重点教研工作,并提出了三条红线提醒:素养课堂不要两手空空、素养作业不要死记硬背、素养评价不要只有知识,让各位老师受益匪浅。王老师的这些提醒,不仅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也鼓励他们在新学期中更上一层楼,持续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
来源 | 公众号:瑞安小科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