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展示】呼和浩特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优秀课例·先进经验展示交流活动,学经验、促实践,推动学科教学发展
2023/9/13 10:11:54 阅读:105 发布者:
围绕核心素养,
落实新课标理念,
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
为了提高呼和浩特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视导实效,学经验、促实践,推动旗县区学科教学发展,真正发挥市、旗县区、校三级教研联动作用,9月8日,呼和浩特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围绕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进党的二十大进课堂”为主题,开展优秀课例·先进经验展示交流活动。呼和浩特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侯艳老师全程主持,各旗县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部分骨干教师、学校学科主管领导共计一百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活动主题介绍、视导总结、课例展示、经验分享、专题研讨、工作安排。
01
活动主题介绍 视导总结
活动伊始,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侯艳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主要围绕今年的视导活动进行,目的是帮助各位老师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的视导课,提升各位老师的学科素养,同时侯老师还从核心素养落地、落实课程理念、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几方面对上学期的视导活动进行总结,这也为本学期的视导工作指明了方向。
02
课例展示
1
《请到我的家乡来》
中山西路回族小学杨林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教学思路清晰,目标设计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堂氛围轻松,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我是家乡小导游”活动环节,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效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要求。课堂中杨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了更多时间展现自己,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我们的公共生活》
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温小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从三个任务角度出发进行了设计,小组的精彩展示,思维导图的有效呈现,身边公共场所的
讲解,小导游角色的扮演,以及视频了解“口袋公园”等,丰富的活动和贴近生活的事例,让课堂异彩纷呈。同时,温小娟老师恰如其分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切实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实际成效。
03
经验分享
1
回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李晨霞老师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李晨霞老师的《学、思、践、悟,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课堂》,从形势要求和如何“三进”及有效融入二十大精神的有效途径和与会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明确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义,正确传播理论思想;要正确分析教材、研读课标,抓住视导契机以点带面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要找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教学的对接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2
新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杨书梅老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杨书梅老师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思考》,从基于生活经验的活动设计和情感融汇两方面进行阐释,指出课程的建构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好铺垫。同时强调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讲好故事通事理,做到以情达理,以理驭情,进而使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性、叙事性,层层剥笋、挖掘、揭示深刻的事理,从而达成课堂实效。
04
专题研讨
随后与会教师围绕此次活动内容展开研讨交流,并就自己目前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如何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提问,侯艳老师针对教师们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答,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使案例发生在孩子身边,孩子们才会有所感悟;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落实,教师可借助相关学习平台进行深入解读,要将课堂活动设计与金句相统一,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05
工作安排
会后,侯艳老师与各旗县区教研员、学校学科主管领导进行交流,并就本学期的工作安排进行部署。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与会教师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所感所获带到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为我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新课标,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践行大思政,再添新活力,从而真正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转自:“呼和浩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