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亓顺芳
单元整体解读
一上第一单元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单元,也是第一个识字单元,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适应小学生活,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也为后面汉语拼音的学习打好基础。
这一集中识字单元,教材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等渗透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韵语识字、对对子识字的内容。五篇识字课文加一篇语文园地,共要认识40个生字, 会写 17 个生字。本单元编排从汉字本身特点出发去引导学生识字,并将汉字文化渗透在单元之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精深。
五篇识字课文从内容上来说,互相联系,饶有趣味。《天地人》作为开篇,从“人”的视角,看到天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宇宙之宏大,世界之哲学。《金木水火土》作为组成宇宙万物的的基本元素,放在天地人之后饶有趣味,而且这首小诗含着数字与五行,天地与时间,在教授儿童识字的基础上,又带给人一些文化启蒙。《口耳鼻》从天地之间又聚焦到了人身上,学习感知世界的器官,《日月水火》又将目光投回天地间,感受汉字与对应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对韵歌》展示了汉语的韵律之美,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从内容上来说,虽然只是简单的汉字,但却带领孩子探索了天地间万物的奥秘。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多样的识字方法,初步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产生识字兴趣,并初步认识到识字对于阅读的意义。我们要抓住学生刚开始学写字的时期,认识好田字格,了解汉字笔顺规则,掌握规范的握笔姿势,为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做好准备。但是因为学生刚刚入学,我们可以对于汉字笔画的舒展美观不作过高的要求,重点教会学生观察字在田格中的占位,为框架结构的形成打好基础。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要放在日常的每节课中去实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数字六—十的认识及“八”和“十”的书写可以放在第二课《金木水火土》学习完“一~五”以后来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咏鹅》可以放在《对韵歌》后,一起让孩子感受汉语的韵律之美。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一上的第一个单元安排阅读,一方面是阅读很重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学生识字和学拼音积极性,而且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爱上语文。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营造教室读书的氛围。同时可以通过师生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主要的识字板块前,一年级上册还安排了“我上学了”的模块,旨在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一年级的新生活。为此,本模块安排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部分,为了与学生的自身体验更好地链接,我们可以将“我是小学生”这一部分提前,通过儿歌和绘本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进行角色认同,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学习“我是中国人”,来进行自己社会身份的认同,同时看到每个民族的小学生都在上学,更好地进行角色适应。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爱学语文”,一名中国小学生要学习语文,爱学语文,这一逻辑就顺利成章了。这一模块,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初步了解,也可以将“看书”、“听故事”等的规则渗透其中。同时,在这一部分可以带领学生翻看整本语文书,谈一谈自己的发现,以形成对语文书的整体认知,然后,重点翻阅第一单元,了解识字单元的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我们可以借助“讲故事、听故事”作为识字单元快乐读书吧的开启,由听故事,到倡导孩子们读书讲故事。调动孩子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综合以上分析,本单元属于2022版新课标课程内容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内容指出“认识有关人的身体和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学习内容指出“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浅易的读物,体会读书的快乐。”
新课标背景下
用好统编版教材的好帮手
谷里新书上架
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解读和2022版新课标课程内容的目标定位,本单元的KUD目标梳理如下:
学生将知道(K):
1.事物都有对应的汉字,很多汉字是象形字(很多汉字根据事物形象特点创造)。
2.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3.每个汉字都是由笔画组成的,书写有规则。
学生将理解(U):
1.汉字是古老的文字,其中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
2.汉字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3.汉字的美观受笔画顺序、田格占位和书写姿势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将能够(D):
1.联系具体事物形象认识象形字。
2.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
3.初步学会观察范字占格后再书写,书写汉字的规范姿势,了解基本笔画的书写顺序。
这个单元最根本的学习目标,就是能够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初步发现汉字的基本特点,借助不同方法认识更多汉字,体现汉字中蕴含的智慧。因此本单元的大概念定义为:
文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反映了先民对世界的形象化认识。
与大概念对应的核心问题是:
中国古人是怎么发明汉字的?
基于以上核心问题,单元的核心学习任务可以设计为:
创意字卡展示会(为自己最喜欢的字创作字卡,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汉字写出来,学习古人造字的方法,画出这个字,并将字卡上的字介绍给全班同学)
这个核心任务,主要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识字写字的实践活动,了解我们祖先是如何创造最初的汉字的,初步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尝试为自己喜欢的字设计字卡,画一画它可能的样子,并将这个汉字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同时又扩大孩子们的识字量,从而提高他们的汉字学习热情。
为了帮助学生有层次地构建学习体验,理解和抵达目标期待,核心任务需要被分解为以下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一:我是小学生了
任务说明:该任务旨在让学生适应自身角色,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该任务我们主要学习《我是小学生》,首先互相交流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感受,然后一起读唱《上学歌》,讲绘本《第一天上学我好紧张》、《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再次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继而学习《我是中国人》,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小学生,并通过课本的
来认识各民族的小学生,继而形成进一步的角色认同。然后学习《我爱学语文》,知道中国的小学生需要学语文,通过聊天了解他们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例如读书的习惯,认字的情况等,鼓励孩子们学好汉字读更多的书,激发学习热情。“听故事、讲故事”的环节,可以带领学生读故事,并鼓励他们在教室里讲故事。角色适应后,带领学生熟悉课本,了解书的结构和第一单元的架构。发布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创意字卡展示会,激发学生识字热情,简单说明成功标准。
子任务二:我与汉字交朋友
任务说明:该任务主要学习《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一片两片三四片》等识字课文,补充阅读图画书《仓颉造字》《盘古开天地》《三十六个字》等,带领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形象化的特点,感受汉字中蕴含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认识更多汉字的兴趣。
子任务三:我是韵律小专家
任务说明:学习《对韵歌》,《咏鹅》,感受汉字的音韵之美,并在汉字的音韵中学习更多的汉字,了解更多的汉字知识。可以在晨诵,补充朗诵《对韵歌》的其他内容。
子任务四:创意字卡展示会
任务说明:学生根据前面了解到的汉字特点和文化,来写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字,并尝试根据形象创作“最初的字”,将字卡展示给全班同学。全班举行“识字大王”和“写字大王”挑战赛,发起“图书漂流”阅读启动会,体会认字带来的阅读快乐。
学习评价
一.核心任务评价量规
二.子任务一评价量规
目的地导航(成功标准)
收集到的车票(自评)
我能够适应小学生的身份,愿意来小学。
我能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开始产生识字和阅读的意愿。
三.子任务二评价量规
四.子任务三的评价量规
五.子任务四成功标准
Ø第一关:识字大王
大王的标准:
1.能够正确独立地读出35个以上的汉字;
2.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咏鹅》等诗歌。
Ø第二关:写字大王
大王的标准:
1.能够正确书写“日”等17个汉字;
2.书写姿势能够基本规范;
3.汉字占格基本准确;
4.汉字书写笔顺正确。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