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华
说说这套书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出现了“学习任务群”“语文大单元”“核心任务”这些热门词汇。什么是语文大单元?如何呼应学习任务群?又怎么设计核心任务?相信很多老师和我有一样的困惑,在教学中不知如何下手。
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的李竹平老师,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深耕教育数十载,他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时代,学科学习如果不能真正突破“纸上谈兵”,不能与真实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建立紧密的联系,就不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的问题。因此,早在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前,李老师就已经带领学校的语文团队进行了两三年的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索和实践了。作为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先行者,他们对语文大单元有深刻的理解,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乐于将实践成果分享出来,该校语文团队18人参与撰写了这套《呼应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全套共有三本,涵盖了小学六个年级共计94个单元的语文单元整体解读、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以及部分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通过这套书,让更多一线教师从实践操作上理解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什么是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学习任务”设计。
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编者先进行了详细的单元整体解读,确定了学习任务群的归属。接着在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中科学定位单元学习目标,厘清单元大概念。本单元的KUD目标如下:kud即know、understand、do。确定kud目标后提炼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大概念,围绕核心概念结合单元内容、学生实际需要设计出“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分享心爱之物”的核心任务。然后细致梳理目标落实线索,层次分明地分解子任务。最后进行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并在后面附上评价量规设计。
清晰完整的设计过程,给面对语文大单元教学无从小手的语文一线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如果你也对语文大单元教学感兴趣,一定不要错过这套《呼应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我一边阅读这本书,一边结合在亦小跟岗时李竹平老师的指导,尝试着自己做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现分享给大家。
五上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解读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引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日积月累”的《蝉》是诗人借蝉阐发高洁的志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物特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课文描述的不同事物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是在把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管是本单元课文中的名家笔下的白鹭、花生、桂花、珍珠鸟,还是第一单元习作中列举的玩具小熊、陶罐、绿毛龟、贝壳......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之物,但是却在其中蕴含了特别之情。就像余光中诗句说的那样“从前山是山,水是水,树是树,自我知你在此山中,山是蓬莱山,水是星河水,树是连理树。”当寻常事物遇上别样的经历和感悟,就会涌出特别之情。要让学生真切体味出这些寻常之物的特别之情,就需要引导学生沉浸课文的语言文字,细细品出个中滋味,读懂作者的心思,也读懂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秘密。
四篇文章都既然四篇课文都告诉了学生,作者写物,为的是抒发心中特定的情感,那么本单元习作尝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就成为“以读促写,学以致用”的目标选择了。从阅读理解到习作训练,是紧密贴合的“读写结合”的编排。
大单元设计思路
子任务一:搜索自己的心爱之物
单元开启:
1.激趣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学习小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这周班上要举办“心爱之物分享会”,欣赏作家们喜欢的事物,体会他们的情感,并且学习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快和我一起走进第一单元的世界吧!
2.发布核心任务,明确成功标准
核心任务:举办班级“心爱之物”分享会
成功标准:
(1)我能自主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写好生字,丰富词句积累;
(2)我能知道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我能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4)我能仿照课文,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描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并在班级“心爱之物”分享会中分享给同学们。
3.搜索自己的心爱之物
(1)赏四篇课文中作者的心爱之物。
(2)看习作指导中提供的事物例子。
(3)想自己的心爱之物,与大家简单交流外形、来历、故事。
子任务二:探秘作者的心爱之物
(一)赏诗意白鹭
1、白鹭初印象。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的语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体味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2、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抓住对比写法;品味“适宜”等关键词;理解“增之一分”“减之一分”“素以一忽”“黛之一忽”的表达效果,体会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2)想象画面,交流感受,体会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展现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交流:作者是如何借白鹭抒发自己情感的?
抓住白鹭的外形和活动的意象特点,着力描摹和渲染。语言凝练,句句含情。
4、学习写作,尝试迁移。
仿照郭沫若写白鹭的外形的片段,课下写出自己心爱的外形特点。
(二)品朴实花生
1、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着力叙事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感悟道理
(1)从课文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交流中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
(2)作者借花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课前查找的许地山的相关资料,结合他的性格、为人以及作品理解父亲的教导。
3、学以致用
完成课后小练笔
(三)闻香浓桂花
1、梳理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着力叙事抒发情感的方法。
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回忆?
2、借助具体语句,体会文章蕴含之情
这篇文章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爱桂花之情
(2)邻里情
(3)母女情
(4)思乡情
结合教材后的“阅读链接”和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加深理解。
3、感悟题目“桂花雨”的表达效果。
既然文章用了那么多笔墨写桂花的香气,为什么题目不用“桂花香”,而用“桂花雨”?
拓展带“雨”的诗句,体会文人抒发情感的方式。
(四)感信赖之情
1、寻找信赖足迹
“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2、找出可爱之处感受情意
找出珍珠鸟可爱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的情意。
3、总结交流:你体会到的美好境界是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子任务三: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
1、习作实践
(1)阅读习作要求,交流习作要点。
外形、突出特点、来历、相关故事
(2)回顾在本单元四篇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
(3)独立习作。
2、分享会准备
(1)全班讨论分享会流程。
(2)确定人员分工(主持人、现场调度)。
3、开展班级“心爱之物”分享会
(1)将自己的心爱之物在班级展出(不方便带来的可以用电子照片展示),并进行解说(习作内容)。
(2)其他同学针对解说内容(习作内容)进行简单点评。
4、修改习作
针对老师和同学点评修改习作。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